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破解一个让人心痛的千年谜题!这就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另一首《悯农》,短短20个字,却揭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真相!
先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一起朗读: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用四个镜头展现了古代农民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能收获万颗粮食!这本来是个喜悦的画面,说明农民伯伯很勤劳,庄稼也长得很好。
"四海无闲田"——普天之下没有一块荒废的田地!这说明农民们辛勤劳作,种满了庄稼。看到这里,我们都会觉得农民应该过得很幸福吧?
但是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却让人震惊:即使收获这么多粮食,即使种遍了所有田地,农民还是会饿死!这个"犹"字用得让人心痛,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这首诗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用前三句营造出丰收的喜悦,最后一句突然转折,让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反差和震撼。就像侦探小说一样,层层推进,最后揭晓真相!
诗人李绅生活在1200年前的唐代,他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有时候辛勤劳动不一定就能过上好生活,古代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剥削。这首诗让我们懂得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要关心劳动者的权益。
老师给大家几个思考题:
为什么丰收了农民还会挨饿?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古代有什么不同?
该如何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的付出?
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是因为它不仅是诗,更是历史的见证。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珍惜粮食,感恩每一个劳动者的付出。
小朋友们,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呢?快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