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刊》中收录了350位战斗英雄的事迹,其中来自华北军区的吕俊生名列榜首。这位传奇英雄的家乡青峪县至今还矗立着他的纪念碑。吕俊生身高近两米,体格异常魁梧,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白刃战中,他面对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时,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八路军著名的抗日英雄,他先后荣立八次一等功,最令人称道的是曾在一场战斗中独自击毙27名日军士兵,因此被战友们誉为八路军中的活吕布。
吕俊生三十岁才参军入伍,在此之前他是一名职业镖师,专门负责押运贵重物品。这段经历让他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在战场上对付日本兵时如此游刃有余。要知道当时日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中国军人在白刃战中往往要付出两到三个人的代价才能消灭一个日本兵,而吕俊生却能以一当十,堪称战场上的传奇人物。
虽然立下八次一等功,但吕俊生最终未能参加授衔仪式。这很可能与他文化程度不高有关。据传他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后期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在当时的军队体系中,像他这样勇猛但文化水平有限的战士,通常到连级就是晋升的极限了。毕竟高级指挥官不仅需要个人勇武,更需要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像他这样的特级战斗英雄,享受的待遇甚至比一些师级干部还要优厚。
从仅存的照片来看,吕俊生的身材确实令人震撼。他身高接近两米,而且不是那种瘦高个,而是非常壮实的体型。这样的体格在平均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日军面前,简直就是巨人般的存在。想象一下,当一个手持大刀的两米壮汉向你扑来时,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会心生畏惧。更何况当时的日本兵普遍身材矮小,在近身搏斗中完全处于劣势,就像成年人对阵小孩一样。
这种体格优势让人不禁联想到唐朝名将李嗣业。史书记载这位陌刀将军身高七尺(约2.1米),能一刀将敌人连人带马劈成两半。虽然吕俊生可能达不到这种程度,但对付身高只相当于现代小学生的日本兵,他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就像拳击比赛不会安排两米高的选手对阵一米六的对手一样,吕俊生在战场上完全占据了绝对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吕俊生不仅身材出众,饭量也大得惊人。据说他当初参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招兵处承诺每天能提供两顿干饭(当时普通部队的伙食标准是一干一稀)。1938年他在白刃战中负伤住院期间,特别享受病号饭的待遇。伤愈归队后,他每到饭点都会特意跑三四里路回医院吃饭,直到后来当上连长可以吃小灶才作罢。
吕俊生的传奇战绩并非偶然。他过人的身体素质、专业的武术功底,加上八路军的严格训练,造就了这位战场上的人形兵器。就像现代奥运击剑选手能轻松应对数十名普通人的围攻一样,经过专业训练的战士在战场上确实能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虽然现代社会不再需要以杀人为目的的武术,但一个强大的国家确实需要保持尚武精神。随着国力的提升,这种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因为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人民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