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能预知未来的智者。他们的预言往往精准得令人称奇,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国时期的三大著名预言。
崔琰的故事颇为有趣。这位不仅能假扮曹操,还具备识人的慧眼。当时有个叫司马朗的名士,平日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却唯独对崔琰另眼相看。两人常把酒言欢,关系甚笃。一次崔琰到访,司马朗特意引荐家人相见。崔琰细细打量众人后,突然放下酒杯,郑重其事地说:令弟司马懿才智过人,将来成就必定远胜于你。司马朗只当是醉话,一笑置之。《晋书》记载他深不以为然。谁知日后司马懿果然一飞冲天,司马朗反倒成了司马懿的哥哥。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千古奇文。即便没有《三国演义》的渲染,这份战略规划也足以名垂青史。放眼古今,能如此精准预测数十年天下大势者实属罕见。可惜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执意伐吴,打乱了原本的部署。诸葛亮受托孤之重,鞠躬尽瘁,内修政理,外图中原,最终病逝五丈原。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道尽后人无限感慨。 曹操的故事则充满戏剧性。平定乌桓后,匈奴遣使求和。曹操自觉相貌平平,怕被外族轻视,便找崔琰假扮自己,自己则持刀立于一旁。事后派人打探使者观感,使者坦言:魏王仪容虽美,却似花架子。倒是旁边那位持刀的矮个子,才是真英雄。曹操大惊,暗叹匈奴竟有如此眼力,遂派人截杀使者以除后患。这个插曲生动展现了曹操多疑的性格和过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