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登门与慈禧侍卫比武,踢出两脚后,为何第三脚不敢再踢了?
迪丽瓦拉
2024-11-19 17:55:39
0

原标题:霍元甲登门与慈禧侍卫比武,踢出两脚后,为何第三脚不敢再踢了?

霍元甲是我国清末著名的爱国武术家,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霍元甲》的出现,让这位民族英雄成为国人眼中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

但其实,霍元甲曾经与慈禧的带刀侍卫李瑞东有过一场比试。

当霍元甲连踢两脚后,李瑞东只说了十个字,第三脚却无论如何也踢不下去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1869年出生于如今的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家中生活贫困,靠种地为生,住的房子也都是土坯泥墙,并非影视剧中豪华宅地。

他的父亲霍恩第年轻时当过镖师,后来回到了家乡务农,并且教家中子侄习武。

霍元甲从小便体弱,霍恩第怕他有损门风,便禁止他习武,他也因此常常受到同村孩子们的嘲笑与欺负。

但霍元甲并不甘心,父亲练武时他便躲在一旁偷看,然后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练,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强壮。

等到霍恩第发现霍元甲偷偷练武时,他早已不是原本体弱的小朋友了。

霍元甲并非影视剧中所展现的那样争强好胜,也没有为了争夺津门第一而好勇斗狠。

实际上,霍元甲为人谦恭正直,性格并不张扬,习武也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获得父亲的肯定罢了。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霍元甲的种种轶事,比如他少年时便力大惊人,还有什么抱着碾子上树睡觉、搬得起整个马车等等。

村里还有老人说霍元甲身强体壮,简直就是“当代项羽”。

长大后,霍元甲武艺学成后离开了家乡小南河,来到了天津城。

除了一身力气外,霍元甲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便来到了天津法租界怀庆药栈河海码头当了一名脚夫。

众人见他年纪不大却力大如神,便让他当了这伙脚夫的头儿,之后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认识了被李瑞东的一位弟子穆巴。

穆巴与霍元甲在同一个码头当脚夫,但他对霍元甲能当上头十分不满,便找机会与他切磋一番。

谁知,还没在霍元甲手下过上两招,便被他直接掀翻在地,穆巴从此对他心服口服。

当时,码头各位脚夫拉帮结派都有各自的团伙,其中有一个叫金达官的,是那一片最大的头儿,力气极大并且十分擅长摔跤。

当他得知这一片又来了一个力气极大的脚夫后,便带着一帮小弟找到了霍元甲。

金达官看着个子不高的霍元甲,轻蔑地说;“你就是那个力大无穷的霍元甲?敢不敢跟爷比试比试?”

霍元甲见他们人多势众,知道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便直接答应了下来:“请赐教。”

金达官只是力气大,霍元甲除了一身力气外还精通武术,两三个来回就将金达官一脚踢翻在地。

谁知,金达官并不服气,临走前还撂下狠话:“打败我有什么好得意的,有本事你去挑战黑风大侠李瑞东啊!”

霍元甲初来乍到,并未听说过此人的名号,穆巴便向他解释道:“我曾经是李瑞东的弟子,他武艺高强,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大内神鹰”李瑞东

李瑞东1857年出生于河北武清,名树勋,字文侯,号瑞东,别号烟霞逸士。

他并非出身于武学世家,父亲李小岐是当地县衙的一名小吏,略通岐黄,在当地开了一家名为济生堂的医馆。

李瑞东自幼便跟着父亲学医,但他身强体壮,是个摔跤能手,由于皮肤黝黑,人称“黑风大侠”。还因为长了个塌鼻梁,人称“鼻子李”,或者尊称“鼻子爷”。

李瑞东的传世武学名为“李氏太极拳”,但实际上他所学的武艺很杂。

幼时练过少林拳,跟学过戳脚,青年时期跟大刀王五义结金兰学会了教门弹腿。

后来,端王府的总管王兰亭来到武清,住在了好友李小岐家中,在此见到了练功刻苦的李瑞东。

王兰亭师从杨露禅,见到李瑞东后他便做主代师收徒,将太极拳传授给了李瑞东。

他对李瑞东实在太过喜爱,便将他带到了京城端王府,常常指导他练拳。

慈禧太后60大寿时,宫中到处张灯结彩,端王带着李瑞东前来贺寿,他表演的武术博得了王公大臣们的一致喜爱。

慈禧见他有如此大的本事,忍不住称赞道:“真乃神鹰也!”便下令让他留在宫中,担任武术总教师与三品带刀侍卫。

光绪帝对武艺十分热爱,得知宫内又来了个武学大师后,便向他请教拳,李瑞东也算得上是光绪帝众多武学老师之一。

在宫里任职期间,李瑞东又时常向董海川讨教八卦掌,悉心深入钻研各种拳法,慢慢地便琢磨出了“李氏太极拳”。

但是,宫中少不了尔虞我诈,不少人因为李瑞东“受宠”,就看他不顺眼。

一天,李瑞东在卧房中喝茶休息,一名叫张斌如的侍卫态度特别嚣张,推开门就说:“你就是李瑞东?敢不敢跟我出去比试比试!”

李瑞东看出他没安什么好心,坐着不动继续喝茶,慢悠悠地说:“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直接出招吧。”

张斌如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直接朝他挥出了拳头,还没等他碰到李瑞东。

门外那群看好戏的人,就听到“咔嚓”一声,张斌如整个人被李瑞东扔了出来,躺在地上不住地打滚呻吟。

众人冒了一身冷汗,暗自在心里庆幸还好自己没去找事。

经过这件事后,众多侍卫无人再敢看轻李瑞东,对他毕恭毕敬。

惩恶扬善

李瑞东与大刀王五有着深厚的情谊,也知道大刀王五曾经支持谭嗣同等人的维新活动。

他在宫中担任侍卫这几年,也慢慢看清楚了朝廷的腐败以及统治者的腐朽,便辞官回了家乡。

当时恰逢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李瑞东见到大街上到处都是洋鬼子,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手无寸铁的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作恶。

李瑞东义愤填膺,直接挺身而出想要解救那几个被为难的百姓,可惜寡不敌众,即使他功夫再好,一个人也无法与手握武器的数十人抗衡。

好在最后他利用“缩身法”躲在了一处枯井的井壁上,这才躲过一劫,但好在经过他的打岔,那群百姓趁机跑走了。

回到家乡后,李瑞东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医馆,一边行医一边收徒。

收徒时,李瑞东除了要求能吃苦有天分外,更加看重此人的品行,决不收品德不端欺软怕硬之人。

对于子女和徒弟,他要求十分严格,不但不允许他们在练功时偷懒,还常常告诫他们:“见义不为、见恶不除、应救不救,此乃习武之人三大戒律,你们千万谨记在心。”

经过多年以来的练习与参悟,李瑞东将体会到的内家拳与外家拳的真谛,再加上各门派武学的精髓,创造出了“李氏太极拳”等武学。

有一次,有人请李瑞东出诊,他连忙带上一个徒弟便出发前往病患家中。

行至一处胡同口时,徒弟突然开口说;“师父,此处一户人家养了4条恶犬,见人就咬,咱们还是绕路走吧。”

“没人去找他们理论吗?”李瑞东觉得这不是大事,绕路的话挺浪费时间的。

“怎么没有啊,但是那家人嚣张得很,搞得附近居民哀声怨道,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听完徒弟的这番话,李瑞东便又开口说;“看来这条路我今天是非走不可了!”

说完便带头走进了胡同,果然如徒弟所说,4条恶犬见人来就猛地往上扑,朝着李瑞东的双腿咬去。

李瑞东抬手将徒弟举过头顶,最终发出一声;“嗨!”

4只恶犬不但没能伤他分毫,还将自己的牙齿都崩断了,灰溜溜地回了家。

那户人家听说是李瑞东的手笔,丝毫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只能默默地咽了这口气。

附近的百姓得知后却全都拍手称快,“黑风大侠”果然名不虚传!

李瑞东性格豪爽,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很轻,行医时碰到实在困难的百姓,他不但会免收诊费,还会额外赠送药物。

一些江湖上的朋友时常找他切磋,他一律热情欢迎,然后好酒好菜的招待,碰到一些缺少盘缠的朋友,李瑞东总是慷慨相助。

偶尔碰到了灾荒,李瑞东不但会在天津与北京两处开设粥棚,还会免费给他们看诊。

李瑞东的父亲当初攒下了不少的家产,良田40多顷,房屋80多间,还有商铺若干。

但李瑞东去世时,家中只剩下了良田数顷,因为仗义疏财,李瑞东也获得了小孟尝君的称呼。

有一次,李瑞东与大刀王五到农村办事,见到一个小孩被失去理智的牛逼到了死胡同。

李瑞东立刻出手相助,一脚将牛踢翻在地,谁知小孩看到后却哇哇大哭。

看着孩子身上到处都是补丁的衣服,以及脚上的草鞋,李瑞东明白这是害怕牛死了回家挨打。

他脱下鞋,对着牛身上几个位置拍了几下,牛瞬间就站了起来,小孩高兴地带着它回了家。

李瑞东也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霍李比武

霍元甲听穆巴介绍完李瑞东后,便对他起了兴趣,想要向这位前辈讨教一番,他在河西坞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发去了武清。

霍元甲来到李瑞东宅院,对着看门的大爷说:“晚辈霍元甲,听闻前辈武艺高强,前来讨教。”

此时的李瑞东正在指导弟子们练功,得知有人上门,便十分热情地与其打招呼,以礼相待。

李瑞东见霍元甲年纪不大,便问他;“霍师傅习的是哪门功夫啊?”

“晚辈练的是摔跤。”霍元甲尊敬地回答道。

听到摔跤二字,李瑞东便瞬间来了兴致:“如此看来,霍师傅腿脚功夫定然不错,不若这样,我站立不动,霍师傅可尽全力踢我几脚,若我有丝毫移动,那便算我输。”

此时的李瑞东已经五十多岁,身穿布衣布裤,浓眉星目,他来到院子里微闭双目,气沉丹田,来了个马步蹲裆势。

霍元甲虽不知为何李瑞东会选择如此奇怪的比试方式,但还是准备好架势,第一脚他只想试探一番,便指出了七分力。

李瑞东却好似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依旧屹立不动。

霍元甲知道李瑞东身上确实是有真本事的,若是旁人受他这一脚非伤即残。

第二脚,霍元甲便放心地使出了全力,谁知李瑞东依旧丝毫未动,当他正准备踢出第三脚时。

李瑞东突然睁开双眼,开口说道:“第三脚可叫你拿不回去。”

霍元甲听出了其中的告诫之意,心中也清楚他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毕竟他即便踢出第三脚大概率也赢不了。

于是便抱拳说:“感谢前辈赐教”。

“霍师傅留步,路途遥远一晚上恐怕难以赶回天津,今晚暂且先住下吧。”李瑞东见他要离开,连忙开口挽留。

李瑞东吩咐弟子准备了好酒好菜,亲自招待霍元甲,期间他得知这番神力乃是天生的,便忍不住赞叹道:“前途不可限量啊。”

但之后他话锋一转说:“霍师傅外家拳练得不错,但可惜内力不足,日后还得多加联系内功啊。”

“晚辈晓得,多谢前辈指点。”霍元甲懂得内外兼修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对于李瑞东的劝告他十分感激。

当晚,霍元甲便与李瑞东最得意的弟子李进修一起住了一晚,第二天想要叫他用早饭时,却发现他竟一早就离开了。

二人之间比武一事,知道的人本就不多,但不知为何竟被一些好事之徒大肆宣扬,甚至称李瑞东输给了无名小卒,借此故意丑化李瑞东。

二人都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对于武术的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在是不该被如此污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说到吕布,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以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常常被...
再现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坚守: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撕裂了沈阳的夜空。此后,东北大学被迫流离,转徙北平、西安,成为...
原创 他... 谢富治,这位曾经的开国上将,在生前是荣誉满身、光辉灿烂,但死后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生前和死...
原创 温...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
原创 萧... 1973年,在一次整风大会上,萧克将军作了深刻的检讨,他坦言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那么,这三...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
原创 台... 一场在特殊地点的演讲,引发岛内各方关注。郑丽文选在马场町这一见证过往黑暗历史、承载特殊意义之地发声,...
原创 清...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战绩和声誉几乎无人能及。虽然“常山赵子龙”排...
原创 八... 在东汉末年的三大势力中,曹操麾下的武将力量最为强大。这些武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张辽、张郃、徐晃、...
原创 建...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一份委任状,内容写道: 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令,委任载涛担任中国人...
原创 陶... 提到陶渊明,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传了一千多年,把他塑成了不恋官场的清高圣...
原创 临... 在民国历史上,小凤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侠妓,她的生命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果要选出最具传奇性的事件,那...
原创 为...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带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等国的军队,以及周军,发起了对郑国的讨伐,这场战...
原创 刘...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而吕雉则成为了汉朝的皇后。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后,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