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引发全球金融震荡,这让人们再次聚焦犹太族群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作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犹太人常被视为全球最富有且最具智慧的民族群体。从罗斯柴尔德到洛克菲勒,从摩根家族到高盛集团,这些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头背后都活跃着犹太资本的身影。更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以及路透社这样的国际通讯社,其控股权大多掌握在犹太财团手中。正是凭借在商业和传媒领域的双重优势,犹太人在国际舞台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影响力。
翻开《旧约圣经》,我们会发现犹太民族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他们的先祖雅各因与天使角力获胜,被赐名以色列,意为与神较力者。这个神圣的名字后来演变为现代以色列的国名。最初,犹太先民生活在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地区),后因躲避饥荒迁徙至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肥沃地带。起初他们受到法老礼遇,但随着埃及王朝更迭,这个外来民族逐渐沦为奴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犹太史上最伟大的先知——摩西。他带领族人穿越红海,在西奈半岛的圣山上与上帝立约,由此奠定了犹太教的基础。这片面积6.1万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成为犹太人重返应许之地迦南的起点。迦南地区涵盖现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地中海东岸地带,犹太人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在此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犹太王国。
但犹太人的建国之路充满艰辛。比较中东地区其他古老文明,犹太王国的建立明显滞后。当波斯人在伊朗高原建立帝国、巴比伦人打造空中花园时,犹太人才在公元前10世纪勉强立国。这个新生王国面临诸多先天不足:人口稀少、军力薄弱、文化积淀尚浅。更严峻的是其地理环境——东接阿拉伯沙漠,西濒地中海,南邻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岛,北靠安纳托利亚高原,整个国土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仅2.7万平方公里)。这种四战之地的处境,注定了犹太王国的发展举步维艰。
犹太教的排他性教义进一步制约了其发展。与中国和而不同的包容传统、罗马帝国万神殿的融合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犹太教坚持特选子民的封闭观念,拒绝接纳外族皈依。这种文化上的自我隔离,导致犹太王国在与周边文明的交往中冲突不断。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起义的惨败直接导致圣殿被毁,民族开始了长达两千年的大流散。
令人惊叹的是,流散各地的犹太人却在金融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与同样漂泊的吉普赛人选择占卜为生不同,犹太人敏锐地抓住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禁止信徒放贷的商机。他们甘当欧洲权贵的金融白手套,通过高利贷业务积累巨额财富。但这种钱袋子的角色也让他们成为社会矛盾的替罪羊,欧洲各国屡屡爆发的排犹浪潮,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特殊生存方式的代价。
面对迫害,分散各地的犹太人选择以柔克刚。他们通过重视教育、经营人脉来提升生存能力。时至今日,虽然以色列复国已逾七十载,但全球仍有大量犹太人散居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这些金融民族的后裔们创办银行、掌控传媒,在经济领域持续发挥影响力。
然而吊诡的是,尽管坐拥惊人财富,犹太人却始终未能建立持久强盛的帝国。纵观美国历史,46位总统中无一人具有犹太血统,这暴露出其在政治领导力方面的短板。历史证明,建立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政治智慧和组织能力。或许正是这种商业天才与政治侏儒的矛盾特质,注定了犹太人富而不强的历史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