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他被迫宣布退位,标志着延续两百多年的清王朝正式落幕。令人意外的是,退位后的溥仪仍获准居住在紫禁城内,他和后妃们继续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待遇,甚至保留着皇家俸禄。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下年轻的溥仪站在宫殿屋顶眺望的身影,而另一张照片则定格了御花园中皇后婉容与淑妃文绣并肩而立的优雅姿态。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停转。以冯玉祥为首的革新派认为,只要溥仪仍居宫中,复辟的隐患就始终存在。1924年11月5日清晨,习惯晚起的溥仪在养心殿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太监慌张来报,冯玉祥已派鹿钟麟率兵包围紫禁城,勒令所有皇室成员三小时内撤离。惊慌失措的溥仪一面命人周旋拖延,一面手忙脚乱地收拾细软。现场照片显示,他离开时的龙床一片狼藉,锦被凌乱地堆叠着,仿佛诉说着仓皇逃离的窘迫。
与此同时,冯玉祥的士兵正在有条不紊地查封各宫殿。乾清宫朱红色的大门被贴上白色封条,持枪士兵严格把守着每个出入口。在士兵监视下,宫女太监们慌乱地打包行李,有人抱着包袱啜泣,有人为争夺财物争吵。据统计,溥仪一人就带走了八十多箱物品,车队排出长长的队伍。
当天下午,在鹿钟麟和清室代表绍英的监督下,溥仪终于迈出了神武门。被遣散的太监宫女们每人领到微薄的遣散费——太监10块大洋,宫女8块大洋。近六百名宫人瞬间失去栖身之所,有人跪地哀求,有人愤而抗议,紫禁城外哭喊声此起彼伏。老照片里,一群太监正聚集在衙门前举着加钱的条幅示威。
失去皇宫庇护的溥仪携婉容辗转至天津张园暂住。一张他与加拿大总督威云顿的合影中,这位曾经的皇帝穿着笔挺西装,神情却难掩落寞。从九五之尊到普通平民,溥仪的人生轨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像,不仅记录着王朝谢幕的瞬间,更诉说着大时代下个体命运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