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中,董卓之死是吕布所为,但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李肃。这位曾成功劝说吕布杀死丁原的谋士,在董卓覆灭的过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三国志平话》这部《三国演义》的前身作品中,详细记载了董卓麾下的精锐阵容:五十万大军,上千战将。其中吕布骑着赤兔马,身披金甲,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而右边则站着李肃,这位汉朝名将李广的后人,银盔银甲,手持丈五倒须钩枪,与吕布并列为董卓的左膀右臂。能在董卓这样的枭雄手下位居要职,李肃的武艺自然非同凡响。虽然史料中只记载了他曾击败牛辅,后因被偷袭而被吕布所杀,但已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但李肃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超凡的说服才能。可以说,三国时期最成功的一次劝降行动,就是他说服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这次行动中,李肃的准备工作堪称完美:先以名马赤兔打动吕布,再用珠宝收买其心;以退为进消除吕布戒心,又以董卓的宏图大业相诱。最终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为董卓除掉了心腹大患。
更精彩的是李肃劝降时的表现。他带着厚礼独闯敌营,被吕布士兵擒获时,毫不慌张,直接要求面见吕布。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既展现了他的胆识,也彰显了中郎将的威严。当吕布出现时,李肃一句贤弟别来无恙,吕布立即回礼作揖。要知道,能让心高气傲的吕布如此礼遇,足见李肃的个人魅力与能力。
若非王允后来设下连环计,加上李肃及时醒悟,将沉迷貂蝉美色的董卓引出,汉室江山恐怕真要落入董卓之手。从这些事迹来看,李肃堪称文武全才。若用现代游戏数值来评价,他的谋略和武力值都应在80分以上。更难得的是,他的这些才能都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历史进程,是三国初期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