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林州的前世今生】
在巍巍太行山东麓的豫北大地,坐落着一座跨越三千年的古城——林州。这座连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要塞之城,自古就是中原文明的摇篮。漫步在林州的土地上,随手拾起一块陶片,都可能承载着仰韶先民的生活印记;驻足黄华山下,仿佛还能听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铿锵誓言。
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龙山文化黑陶,诉说着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商周时期,这里先后成为卫、晋等诸侯国的领地。战国风云变幻中,韩国在此设临虑邑,后历经魏、秦更迭。西汉初年,因郭巨埋儿奉母的孝道故事,这里被命名为隆虑县——这个充满温度的地名,直到东汉为避皇帝名讳,才改为林虑。
魏晋南北朝时,这里建制屡变。北魏孝庄帝在此设林虑郡,东魏修筑的林虑古城墙,至今仍有遗迹可寻。隋唐时期,岩州的设立与废除,见证了这座城池的兴衰。五代时期,隐居洪谷山的画家荆浩,用笔墨勾勒出北方山水的雄浑气魄,开创了影响后世的全景山水画派。
宋金元三代,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北宋县令王猎兴建孔庙,金代王庭筠创办黄华书院,元代菊庵禅师执掌少林,无不彰显着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蕴。明清两代,山西移民的迁入带来了新的生机,谢公渠的修建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七层文峰塔的巍峨身影,至今仍是林州的文化地标。
近代以来,这片英雄的土地谱写了壮丽篇章。1940年代的分合变迁,见证了革命烽火中的浴火重生。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上世纪60年代那场气壮山河的引漳入林工程。十万林州儿女用十年光阴,在悬崖绝壁间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创造了水利奇迹,更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丰碑。
如今的林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从战太行到富太行,从出太行到美太行,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书写着福太行的新篇章。当晨曦照亮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当红旗渠的水声伴着新时代的号角,林州古城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