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逐步铲除异姓诸侯王。在这些诸侯王中,战功赫赫的韩信尤其令刘邦忌惮。韩信不仅军功卓著,还掌握着重要兵权,对皇权构成潜在威胁。于是刘邦多次找借口削弱韩信的权力,最终将他贬为徒有虚名的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在北方发动叛乱,自立为王。刘邦决定御驾亲征,而韩信则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随军出征。就在这个敏感时刻,韩信府中一名门客向吕后告密,声称韩信与陈豨早有勾结,准备在夜间假传圣旨,释放囚徒发动政变,意图加害吕后和太子刘盈。
得知这一消息后,吕后立即召见丞相萧何商议对策。经过密谋,他们设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次日,萧何派人邀请韩信赴宴,但被婉拒。于是萧何亲自登门,以探病为由直入韩信内室。面对老友的突然造访,韩信不得不强打精神接待。
萧何语重心长地说:你我相交多年,这次邀宴实有要事相告。前线传来捷报,皇上已大败陈豨叛军。如今朝中大臣都入宫向皇后道贺,唯独你称病不朝,恐惹人非议啊。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韩信不疑有诈,便随萧何前往长乐宫。
然而这竟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当韩信踏入宫殿,埋伏的武士立即将其拿下。情急之下,韩信高呼萧何相救,却不知这位挚友早已悄然离去。吕后根本不给韩信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其押至钟室处决。更残忍的是,韩信的三族亲属也未能幸免,全部遭到株连。
萧何与吕后合谋诛杀韩信的行动,恰好迎合了刘邦巩固皇权的需要。而在刘邦晚年,朝廷又爆发了废立太子的风波。刘邦有意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宠妃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多亏萧何等重臣屡次进谏,这个决定才被搁置。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后,萧何继续辅佐新君汉惠帝刘盈,并留任丞相一职,为汉初政局的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