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只得“顺平侯”?对比法正“翼侯”、黄忠“刚侯”,刘禅这4字评语暗藏深意
迪丽瓦拉
2025-10-09 12:03:47
0

作为三国时代的“顶流偶像”,赵云赵子龙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长坂坡七进七出、汉水“空营计”吓退曹军,一身是胆,忠诚可靠。然而,当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位近乎完美的人物,在去世后的谥号上,却似乎“吃亏”了。

后主刘禅给他的谥号是“顺平侯”。而对比同时期获谥的两位大将:法正被谥为“翼侯”,黄忠被谥为“刚侯”。单从字面看,“翼”有辅佐、羽翼、翱翔之意,“刚”是刚强、勇猛、果毅的象征,都显得格外响亮、霸气。而赵云的“顺平”二字,听起来却有些……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老实人”的感觉。

这不禁让人发问:论功劳,论资历,论名声,赵云难道比不上法正和黄忠吗?刘禅给出的这“顺平”二字,究竟是贬低,还是别有深意?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扒一扒,这短短四字谥号背后,隐藏的蜀汉政治逻辑和刘禅的复杂心境。

一、 先看对比:法正“翼侯”与黄忠“刚侯”的含金量

要理解“顺平侯”的份量,我们必须先看看当时的“评奖标准”。

法正——“翼侯”(谥法:思虑深远曰翼;辅世长民曰翼)

法正获得的,是蜀汉臣子中第一个谥号,而且规格极高。《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明确记载:“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翼”这个字,在谥法中是对文臣谋士极高的赞誉。 它意味着你是君王最重要的羽翼,是能辅佐君王平定天下的顶级战略家。刘备为何给法正这么高的荣誉?因为法正对刘备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他献计策,帮助刘备逆风翻盘,从刘璋手中夺取了益州这个根本之地;更是他在汉中之战中神机妙算,精准预判战局,一手策划了定军山之战,让黄忠阵斩夏侯渊,一举奠定了胜局。《三国志》 称诸葛亮为“股肱”,而法正就是刘备的“羽翼”。他的功劳是开创性的、战略级的,所以“翼侯”实至名归,无人不服。

黄忠——“刚侯”(谥法:强毅果敢曰刚;致果杀敌曰刚)

黄忠的谥号同样极具分量。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定军山“一战封神”,阵斩曹魏西线总司令夏侯渊。这一战直接打崩了曹军在汉中的士气,是刘备能夺取汉中的最关键一役。《三国志·蜀书·黄忠传》 载:“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一战斩渊。”

“刚”字,完美概括了黄忠作为顶尖猛将的职业特性:强毅、果敢、勇猛无前。 他是刘备集团中冲锋陷阵的尖刀,是“刚”的化身。这个谥号,是对其军事能力和赫赫战功最直接、最崇高的肯定。

从法正和黄忠的案例可以看出,蜀汉初期的谥号授予标准非常务实且功绩导向:要么是法正这种“定策”级的谋主,要么是黄忠这种“斩将”级的先锋。那么,问题来了,赵云属于哪一种?

二、 赵云的功与“憾”:为何他的定位如此特殊?

如果仅看阵前斩将的数量,赵云似乎没有黄忠那样“斩首对方主帅”的极致高光;如果论出谋划策,他又并非法正、诸葛亮那样的战略家。但他的功劳和地位就低吗?绝非如此。

赵云的功劳簿上,写满了另一种性质的功绩:

保镖队长与护主之功: 长坂坡救阿斗(刘禅)和甘夫人,这是他对刘氏家族最原始的恩情。《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载:“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战略级的“软”功绩: 汉水之战,他上演“空营计”,大开营门,偃旗息鼓,以疑兵之计吓退曹操大军,被刘备赞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一战,他体现的不是“斩将”的刚猛,而是 “用智”的沉稳,为大部队调动赢得了宝贵时间。

有远见的政-治头脑: 在刘备集团内部,赵云是极少有的具备政治远见和公心的将领。刘备拿下成都后想将田宅分赐诸将,是赵云站出来劝阻,主张“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要安抚民心,体现了高超的政治觉悟。关羽死后,刘备欲倾国伐吴,又是赵云挺身直言,劝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 ,应先灭魏则吴自服。这些建议虽未被采纳,但证明了他的格局和忠诚是为国家公器,而非一时意气或私人恩宠。

所以,赵云的定位非常特殊:他是保镖、是救火队长、是有战略眼光的儒将、是道德标杆,但他偏偏不是传统意义上开疆拓土、斩将夺旗的“头号功臣”。 他的功劳是护驾之功、维稳之功、德行之功,这些功绩至关重要,但在论功行赏时,往往不如开疆拓土的“战功”来得直观和震撼。

这也是为什么,在刘备时代,他的官位(翊军将军)始终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前後左右四将军。他的价值,更像是一块基石,而非锋利的矛尖。

三、 深挖“顺平”二字:刘禅的4字评语,绝非简单

后主刘禅在赵云去世后,追谥他为“顺平侯”。《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这段话是破解“顺平”深意的钥匙。刘禅和姜维等人,给“顺平”下了明确的定义:

柔贤慈惠曰顺: 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高级的品德。指赵云为人柔和、贤明、慈爱、仁惠。他对待士卒百姓有仁心,劝谏君主有柔和的智慧(而非强硬的顶撞),这正是他政治远见和人格魅力的体现。

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平”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平”指公正、有规矩。他做事恪守法度,井然有序(执事有班),比如劝阻刘备分田宅,体现的就是公平。二是“平”指平定。他一生参与平定了许多祸乱,长坂坡是平乱,汉水之战是平乱,随诸葛亮北伐也是平乱。

所以,“顺平”二字,精准地概括了赵云的一生:

对下(士卒同僚): 他“慈惠”、“有班”,是仁爱的长者,是守规矩的楷模。

对上(刘备父子): 他“忠顺”、“克乱”,是极度忠诚且能解决问题的守护神。

对国(蜀汉政权): 他“柔贤”,能以智慧和远见为国谋虑。

最关键的是,这个谥号是刘禅“钦定”的。 别忘了,赵云对刘禅有再造之恩。“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刘禅亲口承认,自己小时候历经艰难,全靠赵云的“忠顺”才渡过危险。这里的“忠顺”,就是“顺”字最直接的来源。

“顺平侯”这个谥号,在刘禅心中,可能比“翼侯”、“刚侯”更具有个人感情色彩。 它不只是一个对功绩的冰冷总结,更是一个皇帝对保护自己长大的“叔叔”、对绝对忠诚的臣子的最高感激和定性。刘禅是在告诉所有人:赵云最大的功绩,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输赢,更是他用“顺”(忠诚、仁惠、智慧)的方式,定了我刘禅人生和国家的无数次危机,保住了我汉家的血脉和江山。

结论:并非贬低,而是最合适的冠冕

因此, comparing赵云“顺平侯”与法正“翼侯”、黄忠“刚侯”,并非功绩大小的简单比拼,而是功劳类型和人物定位的根本不同

法正之“翼”,褒的是其奇谋锐进、开拓疆土的策士之才。

黄忠之“刚”,褒的是其冲锋陷阵、斩将擎旗的猛将之勇。

赵云之“顺平”,褒的是其忠贞护主、沉稳有谋、仁惠公允的“社稷之臣”的德行与综合价值。

在刘备时代,法正、黄忠那种开疆拓土的“攻”型人才是急所需的,因此他们的功劳更耀眼。而在刘禅时代,天下三分已定,蜀汉内部更需要的是稳定、忠诚和德行。赵云恰恰是这种品质的化身。刘禅给予他“顺平”的评语,是把他抬到了一个道德典范的高度,这符合刘禅稳定政-局、推崇忠义的政治需要。

所以,赵云或许没有得到最“猛”的谥号,但他得到了最“赵云”的谥号。“顺平”二字,看似平淡,却力重千钧,它是对一位完美将军一生德行与功业最恰如其分的总结。这不是贬低,而是来自皇帝最深的感念和最高的赞誉。在蜀汉的谥号体系里,“顺平侯”独此一份,它专属那个长坂坡的孤胆英雄、汉水的智勇儒将,以及一生都“执事有班”的忠臣——赵云赵子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巅... 改写版: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晚清是一个封闭落后、饱受西方列强欺辱的朝代,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原创 梅... 梅思祖:明朝开国功臣的传奇人生 梅思祖是明朝开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最初是元末农民起义军...
原创 秦... 唐朝三大将门世家:秦家、罗家与薛家的兴衰传奇 在唐朝赫赫有名的将门世家中,秦家、罗家和薛家堪称三大...
原创 李... 被历史低估的开国雄主:唐高祖李渊的传奇人生 在人们谈论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总是最受关注...
魏国风雨之惠王驾薨:山雨欲来风... 春秋时期,卫国曾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诸侯国,其国力之强盛令周边大国都不敢小觑。作为周王室的重要封国,卫国...
苏芬战争芬兰战败了,为何却说苏... 苏芬战争苏联达到了战略目的,迫使芬兰割让了领土,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暴露了苏军的短板,让纳粹德国...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最强武将排行榜:吕布居首,张辽魏延无缘上榜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中,武将的武力值一直...
原创 百... 镜头下的晚清:一个法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 提起清朝,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长袍马褂、细长辫子的形象。作...
原创 没... 公元244年,蜀汉丞相蒋琬做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他下令为已故大将魏延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墓前雕刻石马...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艺究竟有多强?曹操曾惊叹他为天人,这个称号生动展现了关羽超凡的战斗力。但这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六国的文字语... 秦始皇的千年功业:文字统一铸就华夏文明根基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必当开疆拓土,平定四方蛮夷,...
原创 清... 清朝军事体系的演变与对外战争 八旗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清朝建立初期,其军事力量主要由八旗军和绿营军两...
原创 戈... 苏联解体背后的故事:戈尔巴乔夫的遗憾与历史教训 最近,西方媒体披露了一则引人深思的往事。苏联最后一...
原创 中... 中国第四艘航母呼之欲出?国防部回应引热议 9月25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一位外媒记者的提问瞬间点燃...
原创 慈... 晚清最奢靡的掌权者: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生活 作为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总是...
明朝灭亡后,有300残兵逃到了... 改写后的文本: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内,望着四处...
原创 中... 旧衣服的非洲之旅:看似送温暖,实则藏着你不知道的麻烦 家人们,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现在买衣服跟买...
刘备的五虎上将中有一个“菜鸟”... 三国名将实力大揭秘:五虎上将中谁才是真正的水货? 在三国迷心中,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一直是顶级战力的...
为难中国11天后,波兰正式宣布... 波兰对华设卡11天后认怂,中欧班列恢复通行背后有玄机 9月23日,波兰政府突然改弦更张,宣布从25...
清朝灭亡111年,至今还有人守... 1928年的中国,正值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的黑暗时期。在那个夏夜,没有星月照耀的河北昌瑞山下,一支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