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思祖:明朝开国功臣的传奇人生
梅思祖是明朝开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最初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名元帅,后来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转而投靠了北方红巾军的领袖刘福通。这个决定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代价——一直与红巾军为敌的元朝名将王保保得知后勃然大怒,竟残忍地将梅思祖的父亲处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没过多久,梅思祖就背叛了刘福通,转而投奔了盘踞在浙东地区的张士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主要负责为张士诚镇守淮安一带,这段时期他在历史舞台上几乎销声匿迹,鲜有作为。
当梅思祖再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时,他已经改换门庭,投靠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刚刚消灭了劲敌陈友谅,正以雷霆之势扩张势力,俨然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力量,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公元1366年4月,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当大军压境淮安城下时,令人瞠目的是,守将梅思祖竟然不战而降,其投降速度之快,连二战时期以快速投降闻名的法国都相形见绌。
朱元璋对此也感到十分惊讶,特意召见梅思祖询问:你为何如此爽快地投降?难道对旧主张士诚毫无留恋之情吗?梅思祖立即抓住机会大拍马屁:如今天下大乱,我等自然要追随真正的豪杰。您就像黑暗中的明月,我等怎敢有丝毫反抗之心?
这番奉承让朱元璋龙心大悦,当即提拔梅思祖为大都督府副使,并让他随军讨伐旧主张士诚。在随后的战役中,梅思祖确实立下不少战功:攻克升山水寨、招降吴将吕珍、攻占湖州、围攻平江等。
张士诚得知梅思祖投降的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处死了他的几个兄弟。至此,梅思祖的两次背叛都付出了惨重代价:第一次害死了父亲,第二次又连累兄弟。这种献祭家人式的仕途选择令人唏嘘。
纵观梅思祖的仕途,他先后效忠过三位主公:刘福通、张士诚和朱元璋,其经历与《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布颇为相似。不过与吕布的悲惨结局不同,梅思祖最终获得了善终。
在朱元璋麾下,梅思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虽然加入较晚,但他最终凭借战功获封汝南侯,享有九百石的俸禄,并于洪武十五年安然离世,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