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经济霸权频繁挥舞制裁大棒,中俄伊等国一直是其主要针对目标。但风水轮流转,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让美国体验被制裁滋味的实力。 5月25日,中国商务部连续打出三记重拳: 1. 将参与对台军售的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 2. 对长期配合美政府打压中企的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等3家美企实施不可靠实体制裁 3. 启动对美国进口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
这波操作颇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味,展现出中国在贸易争端中愈发强硬的态度。 美国方面反应迅速但缺乏章法。特朗普政府随即宣布:对进口建材、家具加征关税,并将重型卡车关税提高至25%。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措施对中国影响有限。 在医药领域: - 新关税主要针对专利药,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是抗生素、维生素等原料药 - 中国掌控全球40%的药品原料供应,美药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 - 真正受影响的是印度仿制药和欧洲高端药品,特别是德国、爱尔兰出口的心血管药物 在重卡市场: - 美国主要进口长头式美规卡车,而中国生产的多为平头式欧规车型 - 美关税主要波及加拿大、日本等盟友,中国重卡在美市场份额本就微乎其微 - 德国奔驰、芬兰西苏等欧洲车企反而成为最大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特朗普政府短期内第二次对欧盟加税。此前刚敲定15%的总体关税,现在又在关键领域追加特别关税。欧盟贸易专员已警告,30%的卡车关税将彻底阻断相关贸易,并暗示可能对美国农产品实施报复。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暴露出其财政困境,但杀鸡取卵式的征税策略正在激化与盟友的矛盾。这场关税大战最终会演变成何种局面,仍需持续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单边主义的贸易政策正在让美国陷入越来越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