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行动以来,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与普通战争不同,这场冲突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意图——俄罗斯正试图通过军事行动重塑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版图,阻止北约继续东扩,同时重新确立自己在中亚、东欧和黑海地区的影响力。
战前一年,俄罗斯就开始精心布局。2021年春天,俄军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尽管官方宣称这只是例行演习,但国际社会普遍嗅到了战争的气息。与此同时,俄罗斯在经济外交领域也动作频频:与越南签署自贸协定开拓能源新市场,同哈萨克斯坦深化天然气合作巩固能源网络,扩建黑海舰队基地增强海上控制力。当年底,普京更是直接向西方亮出底牌,要求北约停止东扩,同时与伊朗展开军事合作。这一系列举措为后续行动铺平了道路。 2022年2月,战争正式爆发。在承认乌东两地区独立后,俄军兵分三路发起进攻。初期俄军试图通过空降突袭速战速决,但遭遇顽强抵抗。随后战事转向南部和东部,俄军先后控制赫尔松、血战马里乌波尔,最终在东部顿巴斯地区形成拉锯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强力制裁下,俄罗斯迅速调整经济策略:推广本国支付系统MIR替代美元结算,扩大西伯利亚农业种植保障粮食安全,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中国和印度。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制裁压力。 进入2023年,战争进入消耗战阶段。虽然经历了瓦格纳兵变等内部风波,但俄军仍在东部稳步推进。乌克兰则在西方军援支持下发起反攻,甚至一度攻入库尔斯克地区。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伊朗提供无人机技术支持,印度持续大量进口俄油,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大关,连朝鲜都派出了支援部队。这些合作让俄罗斯在西方围堵中成功突围。 2025年的最新战况显示,虽然乌克兰提出和谈,但因克里米亚归属问题谈判陷入僵局。俄军不仅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地区,还持续对基辅发动空袭,展现出强大的战略韧性。纵观全局,普京的战略目标已从单纯的军事胜利转向更深远的布局——通过能源转型、去美元化和构建新伙伴关系,俄罗斯正逐步实现其重塑欧亚秩序的战略构想。这场冲突的最终结局或许尚难预料,但俄罗斯通过这场持久战确立的地区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未来局势发展仍充满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的战略视野早已超越乌克兰战场,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地缘政治棋盘。
上一篇:原创 晚清影像,旗人女子街头小摊豪迈吃饭,毫不畏惧镜头
下一篇:扬州文物珍品展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