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墨西哥发起贸易反制,商务部双管齐下释放明确信号
近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两份重要公告,对墨西哥采取贸易反制措施。这一动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出中墨经贸关系正在经历的关键转折。
第一记重拳:碧根果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首先宣布对原产墨西哥的进口碧根果启动反倾销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特别强调这是中方基于充分证据自主发起的调查。通常情况下,中国开展此类调查多因国内企业投诉或存在长期倾销行为,但墨西哥碧根果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不足10%,商务部此次主动出击的举措显得意味深长。
第二记重击: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更严厉的是,商务部同步启动对墨西哥贸易投资壁垒的调查。公告明确指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墨西哥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既损害中方利益,也破坏其自身营商环境。这已不仅是针对具体商品的贸易争端,更是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审视。
墨西哥的两面派行为
墨西哥此次遭遇反制并非无辜。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墨西哥竟与泰国联手,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间,通过转口贸易向美国输送3834吨中国产氧化锑。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暴露了其在美国压力下的妥协立场。
更令人意外的是,今年9月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与美国国务卿会晤后,立即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商品加税,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暴涨50%。这一决定尤为讽刺,因为墨西哥本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墨汽车超17.7万辆,同比增长25%,本是双赢的合作典范。
中国的战略考量
商务部的双重反制传递出清晰信号: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损害中国利益换取他国好感,都将付出代价。中国对墨西哥的制裁更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多年来,中国通过投资建厂、基建合作等方式助力墨西哥发展,使其既获得中美贸易中转红利,又促进本土就业。但墨西哥在美国施压下选边站的做法,无异于自毁长城。
目前中国的反制仍停留在调查阶段,为墨西哥留有转圜余地。国际博弈中从无真正的旁观者,墨西哥若及时纠偏,中墨关系尚有回旋空间;若执意追随美国,加拿大因类似行为遭受的损失就是前车之鉴。这场贸易交锋不仅关乎两国关系,更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立场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