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战史上,曾有一位民营企业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当世界各国的大规模军事撤退都由军政要员指挥时,这位企业家却以一己之力组织了一场拯救民族命运的大撤退,成功转移了150多万人的生命。他就是被毛主席称为不可遗忘之人、被蒋介石誉为民族英雄的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
1893年,卢作孚出生于重庆合川一个贫寒的小商贩家庭。天资聪颖的他虽因家贫仅读完小学,却在15岁就独自赴成都闯荡。凭借过人的数学天赋和文学造诣,他先后担任过教师、记者等职。在动荡的年代,年轻的卢作孚满怀报国之志,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却因此身陷囹圄。
经历革命救国的挫折后,卢作孚转向教育救国,在四川各地兴办教育。然而军阀混战让他的教育理想屡屡受挫。1926年,33岁的卢作孚做出人生重大抉择:转向实业救国。他募集8000元资金,在重庆创立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公司从一艘小轮船起步,在卢作孚的带领下,不仅肃清了川江航道的匪患,更与英日航运公司展开激烈竞争,最终夺回长江航运权。到1937年,公司已拥有46艘轮船,航线遍及长江流域。
抗战全面爆发后,卢作孚临危受命出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1938年武汉沦陷时,10万人口的宜昌城涌入了大量难民和战略物资。面对混乱局面,卢作孚亲临一线,指挥民生公司创造了东方敦刻尔克的奇迹:40天转移全部人员,两个月抢运10万吨战略物资,为抗战保存了工业命脉。
抗战胜利后,卢作孚将航线拓展至东南亚,并远赴加拿大购置新船。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将18艘价值5000万美元的轮船调回祖国,民生公司也成为首个公私合营的大型企业。
然而这位爱国实业家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1952年,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他遭到不实指控,连最信任的同事也纷纷反目。2月8日深夜,59岁的卢作孚在重庆家中服安眠药自尽。临终前,这位没有存款、没有房产的实业家,只嘱咐妻子将借用的家具归还公司。
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沉默良久,用浓重的湖南口音感叹: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要大得多啊!1980年,四川省委统战部为卢作孚平反,肯定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这位将毕生献给民族航运事业的实业家,用他的智慧与担当,在抗战最危急时刻守护了民族的希望。他创立的民生公司至今仍在长江上航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