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南部的原始部落:探秘慕库巴勒人的独特生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非洲大陆常被视为一片蛮荒之地。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却生活着许多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族群。位于安哥拉南部的慕库巴勒部落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用牛粪建造房屋,实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都缺少门牙,至今仍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令人意外的是,慕库巴勒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贫困群体。相反,这个部落的居民个个都是养牛能手,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能达到1000欧元左右,这在非洲地区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平了。 作为安哥拉的原住民,慕库巴勒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由于当地土壤贫瘠、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农耕文明,他们便选择了游牧为生。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非洲殖民时期得以保持独立。欧洲殖民者对这片除了放牧别无他用的土地毫无兴趣,使得慕库巴勒人幸运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这个部落有许多令人称奇的习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们的一夫多妻制。在这里,妻子的数量直接反映了一个男人的财富地位。部落酋长往往拥有数十位妻子,而普通族人则有三五个妻子。由于慕库巴勒人相对富裕,周边部落的女子也愿意嫁到这里来。 每位妻子都会分到专属的土地和牛群,她们和分得的财产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家庭。妻子们要负责照料自己的牛群,丈夫则会轮流到各个家庭居住。因此,大多数时候这些小家庭都处于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状态。 尽管生活条件尚可,慕库巴勒人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日常饮食主要是玉米和牛奶,几乎从不吃肉。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养了一辈子牛的牧民,却从未尝过牛肉的滋味。在他们眼中,牛不是食物,而是整个家庭的命脉。正是这些牛群,让他们得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新生的小牛犊甚至会被带进屋里同住,以确保幼崽的存活率。 慕库巴勒人的房屋建造也极具特色。他们先用原木搭建框架,再用泥巴和树叶填充缝隙,最后在外层涂抹牛粪来保温。这些圆顶小屋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窝窝头。由于当地是干旱的平原地带,房屋只需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不必考虑防震、防雨等问题。 最特别的要数他们的成人礼习俗。每个慕库巴勒男子在成年时都要拔掉门牙。这个传统不仅是一种身份象征,更具有实用价值——缺失门牙让他们能吹出特殊的口哨声,这种声音对牛群有特殊的召唤作用,帮助牧民更好地管理牲畜。 慕库巴勒人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这片土地和谐共处。虽然这种生活方式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但正是这种坚持,让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