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张灯结彩,处处欢声笑语。这一天,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那些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们,即将接受祖国和人民给予的最高荣誉。
这场盛典的筹备工作可谓煞费苦心。早在几年前,相关部门就开始着手准备,制定了详尽的评定标准。在众多军衔评定中,除了十大元帅的名单毫无争议外,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那些历经长征、抗战洗礼的老红军战士们的军衔评定问题。
要知道,当年投身革命的老战士数不胜数,每一位都是共和国的功臣。但授衔名额有限,只能优先授予那些战功卓著、贡献突出的将领。为此,毛主席特别作出重要指示:红军不下校,八路不上将。这第一条红军不下校,意思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最低也要授予校级军衔;第二条八路不上将,则是指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才参加革命的同志,原则上不授予将级军衔,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情况。
1955年9月27日下午,授衔仪式正式开始。当朱德等十位开国元帅身着崭新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第一排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十位大将紧随其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仪式结束后,将领们三三两两走向休息室。就在这时,毛主席突然在人群中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那人的胳膊,半开玩笑地说:怎么,把我给忘了?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在场将领都愣住了。大家纷纷猜测:这位是谁?为何能让主席如此激动?原来,这位开国少将名叫龙开富,是毛主席在革命时期最信任的警卫员之一。
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革命最低潮时,许多人都选择了离开,唯独龙开富毅然加入红军。一次偶然相遇,毛主席对这个充满革命热情的小伙子印象深刻。后来,毛主席特意将他调到身边担任警卫员。与众不同的是,龙开富从不佩枪,而是常年挑着一根扁担,里面装着党的机密文件和珍贵书籍。
在江西永新作战时,龙开富曾冒险潜入敌占区,为毛主席搜集报纸书籍。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个原本不识字的农家子弟,在毛主席的悉心教导下,不仅学会了读写,还掌握了革命理论。毛主席甚至将心爱的派克钢笔赠予他一支。
1932年宁都会议后,毛主席受到排挤,很多人开始疏远他,但龙开富始终不离不弃。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位陪伴毛主席18年的老警卫才调往东北战场。此后两人天各一方,直到这次授衔仪式才重逢。
看着眼前这位昔日亲密的战友,龙开富激动得热泪盈眶:主席,我哪敢忘记您啊!只是您现在日理万机,我怕打扰您工作......毛主席闻言开怀大笑,当晚特意邀请龙开富到中南海叙旧,两人把酒言欢,共话当年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