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歌《春天里》背后的传奇女诗人:关露的双面人生
1937年,一部名为《十字街头》的电影风靡一时,由当红影星赵丹主演。虽然如今的年轻人可能对这部电影的名字感到陌生,但它的主题曲《春天里》却跨越时空,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那句轻快的歌词“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至今仍能唤起许多人的哼唱。 这首歌与歌手汪峰的代表作同名,但它的诞生要早得多——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而它的词作者关露,更是一位传奇人物。她不仅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才女,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红色特工。 从才女到特工:关露的隐秘使命 照片中的关露气质温婉,眉眼间透着书卷气,谁能想到这位文弱女子竟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重要成员?她本可以继续以笔为剑,用文字鼓舞民众,但1939年的一封密电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封电报来自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内容简短却分量十足:“关露同志,速去香港找小廖接受任务。”署名是时任中共南方局负责人叶剑英。电报中的“小廖”指的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关露抵达香港后,等待她的却是另一位关键人物——潘汉年,中共情报工作的传奇人物。 潘汉年交给关露的任务让她震惊不已:打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策反头号特务李士群。 “魔窟”76号与李士群的复杂背景 李士群是汪伪政府最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他领导的76号被称为“魔窟”,专门镇压抗日活动,手段极其残忍。然而,潘汉年选择关露执行这一危险任务,并非没有缘由。 李士群早年曾是共产党员,后来叛变投敌,但他对关露的妹妹胡秀枫一家心存感激。当年李士群被捕时,他的妻子叶吉卿身怀六甲,生活困顿,正是胡秀枫伸出援手。上海沦陷后,李士群多次联系关露,希望报答恩情,但均被关露拒绝。 原本胡秀枫是最适合策反李士群的人选,但她当时远在宜昌执行任务,无法抽身。于是,潘汉年将重任交给了关露。 内心的挣扎与坚定的选择 接受这一任务,意味着关露必须与汉奸公开往来,她的声誉将受到极大损害。作为一位以爱国诗篇闻名的作家,她曾写下“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的豪迈诗句,被民众誉为“民族之妻”。如今却要背负“汉奸”的骂名,关露的内心充满矛盾。 但最终,她选择了牺牲个人名誉,毅然接下任务。在她看来,无论是文化战线还是隐蔽战线,都是为抗日救国而战。 打入76号:危险的第一步 回到上海后,关露主动联系李士群,表示要登门拜访。李士群喜出望外,不仅派心腹吴四宝用专车接送,还破例打开76号的正门迎接——通常这里只对重要人物开放。更令人意外的是,李士群亲自带关露参观了76号的各个角落,包括审讯室和机密档案室,显示出非同寻常的信任。 凭借“恩人”的身份,关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然而,这位从未受过特工训练的女诗人,能否真正赢得李士群的信任并完成策反任务?她的故事还有更多惊心动魄的细节,敬请关注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