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皇嬴政,到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封建社会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但这400多位皇帝中能被称之为真正的明君的则少之又少,其中为人们所知的也大多是历史上政绩不甚突出的帝王,他们往往在执政期间无所作为,在史册中被冠以不太好的评价。李商隐写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而这其中包含的正是对汉文帝不关心民生,而只知道求佛问道、服药求仙的讽刺。
毋庸置疑,在众多的帝王将相平平的政绩衬托下,康熙皇帝就被凸显成了一位真正的明君。在位61年,康熙帝为江山社稷付出毕生之力,在我国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方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内,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统一下令撤藩,成功铲除三藩(分别是平南王、平西王、靖南王),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对外,康熙帝为大清开创了盛世局面:北征漠北、驱逐沙俄、还让台湾得到了统一。除了文治武功,康熙还非常多情,他的后宫仅记录在史册上的上至皇后、妃位,下至答应、常在就有300余人,不记录在册的可能也不在少数。当然,康熙帝不但多情,而且重情。康熙帝非常孝顺,尽管与苏麻喇姑没有血缘关系,但康熙帝在其去世后仍将她厚葬。
据史料记载,苏麻喇姑是以孝庄皇后的侍女这一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苏麻喇姑比顺治年龄大。彼时政局动荡,苏麻喇姑冒着风险充当孝庄和顺治的“传声筒”。顺治成功继位后,也因此对苏麻喇姑重视有加,甚至让她享受等同于孝庄的尊荣,这也让苏麻喇姑的地位不同于宫中一般仆从。康熙称帝后,苏麻喇姑又受孝庄之托托照顾康熙,苏麻喇姑也对康熙尽心极力、照顾无微不至。康熙幼时不幸大病一场,甚至差点因此丧命。苏麻喇姑守在康熙病榻前衣不解带的照顾,才让康熙与死神擦肩而过,得以康复。等到康熙继位后,苏麻喇姑又为康熙照顾孩子,不辞辛苦地为他处理了许多琐事。正因为种种原因,康熙一直对苏麻喇姑非常敬重。
九旬高龄的苏麻喇姑去世后,康熙非常痛心。为了感谢她一生为皇室鞠躬尽瘁,以嫔位之礼为其办理丧事,灵柩甚至与孝庄文皇后安置于一起。一时间无数人感念康熙帝重情重义,这也因此成了百姓口中的一段佳话。但是,百年后考古专家进入苏麻喇姑的墓穴,才发现人们口耳相传的佳话不过是康熙的谎言。苏麻喇姑的墓穴位于河北省。整个墓穴远观规模非常小,进入时墓道狭小低矮,两个人并排都无法正常前行,专家们甚至不能停止腰,只能弓着背慢慢摸索进去。没走几步就进入墓室中了。墓室中墙壁极其粗糙,小小的墓室里除了一个盛放骨灰盒的又破又烂的缸之外再无一物。
显而易见,苏麻喇姑的墓室实在太过简陋了,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墓葬规模可能都要比她的豪华气派,更不要说是康熙下令以嫔为之礼安葬的苏麻喇姑的墓了。康熙的厚葬一说,确实是个弥天大谎。这个消息一经考古专家公诸于世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数人更唏嘘不已,猜测着“最是无情帝王家”,认为尽管苏麻喇姑一生为皇室尽心极力,但在康熙看来,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奴仆,就是不同于一般奴仆,那也只是个身份稍微高贵的侍女罢了。从始至终,康熙从未将其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即使苏麻喇姑对康熙幼时有过救命之恩。苏麻喇姑逝世后,康熙的“伤心”到底有几分是真的更是引人揣测。
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苏麻喇姑去世时已是93岁高龄,这时候的苏麻喇姑自然看淡了金银名誉这些身外之物,而康熙帝也非常清楚苏麻喇姑的内心需求,知道物质对于苏麻喇姑已是俗物,清净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历史记载晚年的苏麻喇姑一直吃斋念佛,的确有可能让康熙不要为自己厚葬,一切从简。因为有了史料记载,相对于康熙帝的“无情”,显然这个观点更有说服力。一个侍女,一生为皇室操劳,在两代皇帝的生命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苏麻喇姑确实值得人敬重。而她的操劳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不得不说她的人生也圆满了。康熙虽然为一国之君、至高无上,但也一直感念苏麻喇姑的恩德,对一个侍女尊重有加,可见康熙在世人心中的高大形象不仅仅是其皇帝身份和文治武功的能力,更是凭借一颗感恩之心和有情有义的德行。
参考资料:
《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