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家族里不仅仅有一位皇后或太后,而是出了多位。就像是这些家族里的女子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那就是嫁给皇帝,成为皇后或太后。
按理说,家里有两位皇后或太后,应该是无上的荣耀。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家族的结局往往都不怎么美好,尤其是那些家族里第二个嫁入皇宫的女子,她们几乎都遭遇了被废除的命运,且多半没有生下能够继承皇位的儿子。
本文就来讲述西汉时期一些“皇后家族”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薄家。严格来说,汉高祖刘邦的妃子薄姬,在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后。可是,她却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而薄姬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被尊为“高皇后”,享有与刘邦并列的地位。
薄姬的故事非常传奇。她最初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在魏豹被刘邦打败并去世后,薄姬被送入汉朝的织布坊当女工。一次,刘邦巡视时看中了她,把她带入后宫。尽管刘邦并不宠爱薄姬,但她意外怀孕,生下了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邦去世时,刘恒才9岁,吕后当上了太后,掌控了整个后宫,进行大规模的报复。薄姬由于低调并不被吕后重视,因此被安排到代国与儿子生活,幸免于难。
随着吕后去世,薄姬母子活了下来,刘恒最终继位成为汉文帝,而薄姬也被尊为太后。薄姬一度有计划让薄家世代为皇室血脉,她的孙子刘启继位成为汉景帝,薄氏也成为了皇后。可是,薄皇后未能为汉景帝生下继承人,最终被汉景帝废除,改立王娡为新皇后。从此,薄家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接下来是许家,许平君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她是汉宣帝的结发妻子,出身贫寒,汉宣帝登基后,虽然群臣希望他立霍成君为皇后,但汉宣帝坚决要立许平君为后。许平君做了三年的皇后,却被霍成君的母亲毒死,以便让霍成君上位。为稳住霍家的地位,汉宣帝随后立霍成君为新皇后。汉宣帝后来为许平君复仇,将她的儿子刘奭立为太子,最终刘奭成为汉元帝。
然而,许家的命运并未因此改变。许平君的家族在她去世后依旧显赫,她的侄女许氏最终成为了汉成帝的皇后。这段婚姻由许平君的儿子刘奭安排,许氏最初与汉成帝关系很好,但由于没有生下继承人,逐渐失宠。最终,汉成帝宠爱上了赵飞燕姐妹,并废黜了许皇后。许皇后不甘心被废,在冷宫里与淳于长勾结,却最终被汉成帝所杀。许家也因此彻底没落。
最后,我们看看傅家的故事。傅昭仪与王政君是汉元帝宫中的两大主要人物。傅昭仪深得汉元帝宠爱,生下了他的儿子刘康,成为傅家崛起的关键。然而,傅昭仪并没有最终成为皇后。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在傅昭仪的竞争下赢得了皇后的地位,但傅昭仪并未轻易放弃。在王政君儿子即位后,傅昭仪重新开始逆袭。汉成帝即位后,傅昭仪的孙子刘欣成为了继承人,最终登基为汉哀帝。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并享有与太皇太后王政君同等的地位。
然而,汉哀帝的命运不长久,年仅25岁便去世,而傅皇后始终未能为他生下太子。朝政最终落入王政君手中,傅皇后被逼自尽,傅家也因此衰败。
总结来看,西汉时期,薄家、许家和傅家这三个家族,都出了不止一位皇后或太后。然而,这些家族的第二个皇后几乎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薄家、许家和傅家的故事都表明,虽说拥有皇后或太后的身份曾一度使得这些家族显赫一时,但最终他们的家族荣耀也因宫廷斗争和后宫复杂的政治纷争而走向没落。
就如同历史常常告诉我们的那样,许多家族的辉煌和衰败,往往都与一位皇后或太后的命运息息相关。成也皇后,败也皇后,命运的循环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无情的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