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大家平时聊得不多,但一提到天京陷落,就得说说那时候的惨烈程度。太平天国从1851年起步,到1864年灭亡,整整闹腾了十几年,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洪秀全领导的这个运动,本来是想推翻清朝,建立新秩序,结果到最后,天京,也就是南京,被湘军攻破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灾难现场。湘军是曾国藩一手拉起来的队伍,主要是湖南人,战斗力强,但纪律问题也大。
曾国藩这个人,历史上叫他千古完人,可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手下干的那些事,让他形象打了不少折扣。湘军攻天京前,已经围了城好几个月,里面的人饿肚子,外面的人也急着想结束战斗。洪秀全在6月初就死了,可能是病死的,也有人说自杀,反正消息一出,城里人心更乱。接班的是他儿子洪天贵福,才15岁,称幼天王,可这时候太平军已经弹尽粮绝,只剩三万多人守着。
湘军攻城的过程挺狠的,曾国荃带队,不想让淮军分功劳,就拼命催兵。6月他们挖地道失败了好多次,死伤四千多,可还是不罢休。曾国荃让士兵堆柴草当梯子,爬城墙,还用地保城的炮轰太平军。太平军李秀成带人出城反击,烧了些柴草,但没突破湘军的壕沟,死伤不少。湘军接着挖地道,6月中旬挖通一条,塞满火药。7月19日中午,地道炸了,城墙塌了二十多丈,李臣典他们带敢死队冲进去,前头四百多人死光,后面的踩着尸体跟上。其他城门也同时攻,太平军挡不住,城就破了。从这以后,天京就乱套了。湘军入城后,先是巷战,太平军还抵抗了会儿,但很快就顶不住。曾国藩报告说,三天内杀了十多万人,秦淮河尸体堆得像山一样。
破城后的抢掠是湘军欠饷多年的结果,士兵们憋了太久,一进城就疯了。曾国荃的部下带头乱抢,金银珠宝、古董衣物,能拿的都拿。连司令部的卫兵都扔下岗位去搜刮,杂役挑夫也跟着扛东西出城。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幕僚,随吉字营进城,亲眼看到这些。他在《能静居日记》里写得清清楚楚,街上的尸体十有九是老人,幼童两三岁也被士兵杀着玩。妇女四十岁以下的全被掳走,老妇人身上刀伤十多处,哭声到处是。
精壮男人反而少见,大多被抓去抬东西,出城后可能也杀了。赵烈文说,士兵贪掠,队伍乱成一锅粥。这日记是第一手资料,写于1864年,没经过后人改动,真实性高。湘军不光抢,还杀,还放火。城里大火烧了八天,从7月19日到26日,宫殿民房全烧,天王府也被萧孚泗的部队抢空后一把火毁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就这么毁了,居民死伤惨重,估计二三十万人没了。
那时候南京人口本来就不多,太平天国占着时虽有杀戮,但没大规模焚烧抢掠,百姓还能过日子。湘军一来,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财物全进军袋。赵烈文日记里没夸张,他还批评湘军纪律差,将领不管。曾国荃纵兵泄愤,因为跟太平军打了多年,仇恨深。太平军残部有些逃了,李秀成护着幼天王乔装出城,藏清凉山,夜里冲出。李秀成被猎户抓了,献给萧孚泗,审问后杀了。幼天王他们往浙江跑,洪仁玕黄文金接应,想去江西投李世贤。可清军追得紧,10月在江西石城被俘,押到南昌凌迟处死。其他头领也一个个落网,太平天国就这么完了。整个战争,死人上千万,人口损失四五千万到九千多万,太平天国和清朝都责任大,但天京陷落是高潮。
赵烈文这个人,1832年生,江苏常州人,家世好,祖上当过大官。他不爱科举,乡试落榜后跟曾国藩做事,当幕僚,管机要。1864年进南京时,他32岁,亲见惨状,日记写得详实。后来他预言清朝五十年内亡,果然1911年就革命了。他日记从1858到1889年,五十四卷,两百万字,涉及军政、民俗啥的。岳麓书社2013年出全本,学者用它研究太平天国。赵烈文没美化湘军,他说士兵欠饷,破城后唯知抢掠,点出问题根源。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是清廷任务,但方式太野蛮,导致南京长期穷下去。32年后,1896年谭嗣同去南京,当地老人还愤恨,说太平军时百姓安稳,湘军破城后杀烧抢光,金陵永穷了。居民谈起还气愤,这说明创伤深。
太平天国灭亡后,清廷稳了会儿,但湘军这种地方武装兴起,打破了中央集权。曾国藩解散湘军,避免尾大不掉,可影响还在。战争用上新武器,湘军试了国产单发枪,对后来军事有启发。人口大减,江苏安徽等地恢复慢,经济受重创。赵烈文日记不光记惨状,还记曾国藩忧虑京城乱象,乞丐多,妇女穷到没裤子。这反映清朝末年社会问题多,民穷财尽,预示更大动荡。说到底,天京陷落不是单纯军事胜利,是场人间悲剧。湘军赢了,但代价是无数无辜性命。历史书常说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内斗、政策错,可忽略了镇压方的暴行。赵烈文记录提醒我们,战争没赢家,百姓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