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丁义珍出逃后,光明区的区委书记职位出现空缺,而李达康并没有让孙连城晋升,反而将他降职到少年宫。这一情节引发了观众的疑问:为什么李达康不喜欢孙连城,甚至不给他晋升机会呢?让我们从剧中的细节来分析一下。
孙连城是京州市光明区的区长,曾在副厅级岗位工作多年,却因“不作为”被李达康降职。虽然李达康批评他,但孙连城却在私下对妻子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副厅,既不贪不占,能撑着就不错了。”这句话透露出孙连城的无奈,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并不稳固。
丁义珍出逃后,光明区的区委书记本应由孙连城接任,但李达康却没有让他晋升,反而让这个职位空缺。为什么李达康会这么做呢?其实,这反映了李达康的一贯作风——他更倾向于让下属多做事,少给他们实际利益,典型的做事不靠人、靠制度的领导风格。
例如,在孙连城负责改造一个窗口时,李达康没有提及任何费用问题,孙连城因此抱怨过:“丁义珍把地卖完了,根本就没钱了。”更为直接的是,在处理“一一六”事件时,李达康毫不客气地要求孙连城筹集1500万资金,且一周内必须到位,否则就辞职。李达康显然没有给孙连城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而丁义珍与陈清泉的问题也体现了李达康的复杂态度。丁义珍作为光明区的区委书记,和商人勾结牟取私利,李达康似乎一直假装不知道,因为丁义珍能够带来投资、帮助李达康提升政绩。等到丁义珍出事时,李达康立马撇清关系,仿佛自己并不知情。
另外,陈清泉作为京州市法院的副院长,虽然有过一些问题,但李达康似乎从未真正处理过这些问题。当京州的政法委书记孙海平提到陈清泉的事时,李达康却愤怒地回绝了,表现出极大的强势。
李达康的强势和不容忍反对是剧中的一大特点。他的领导风格非常霸道,甚至有时候连同级的纪委、检察院都不敢对他提出异议。沙瑞金与李达康对话时提到,李达康几乎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别人不敢反驳他,除非是想丢掉自己的职位。
李达康在处理身边人的关系时也极为冷酷。比如,他的心腹赵东来虽然是公安局长,但李达康却没有让他兼任副市长,说明李达康对身边人的升迁和安排极为严格。至于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在与李达康离婚后,对他冷漠以对,表示“她的事与李达康无关”。甚至李达康在面对侯亮平时也显得很傲慢,但事后他与赵东来的谈话中流露出对侯亮平的感激。
至于易学习,李达康明知道易学习有为人正直的品质,但因为易学习反对赵立春,试图拆除美食城,导致他20多年没有得到升迁。这体现了李达康的现实主义和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追求。
总结来说,李达康是一个极度注重成绩的人,他要求下属无条件付出,但当下属出问题时,他往往让下属自己承担责任。孙连城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不愿意成为李达康背锅的人。因此,尽管他在职位上有晋升的机会,李达康还是宁愿让职位空缺,也不让孙连城升职。这种做法,也从侧面反映了李达康复杂且强势的领导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