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一岳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宋耀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女儿,这三姐妹不仅各个才貌出众,还分别嫁给了当时一些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然而,除了宋耀如之外,还有一位与他同龄的“超级岳父”,虽然他女儿和女婿的名气比宋氏三姐妹稍逊一筹,但他的家庭背景和亲戚关系绝对不容小觑——他就是孙宝琦。
孙宝琦一共娶了五位妻子,生育了16个孩子,其中16个女儿全都嫁入了显赫的家庭。与宋家仅有三个女儿相比,孙宝琦的“女儿外交”显然更具规模,那么,他是不是能称得上“第一岳父”呢?
孙宝琦出生于1867年,浙江杭州人,比宋耀如年纪小3岁。出身显赫的他,父亲孙诒经是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和户部侍郎,而且还做过光绪帝的老师。凭借良好的家世和父亲的影响,孙宝琦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勤奋好学,后来在二品荫生的考试中名列第一,凭借父荫进入了户部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他顺利晋升为正四品官员,且在当时的权臣李鸿章、王文韶手下效力,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官场经验。
1900年,庚子国难爆发,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逃亡。孙宝琦在此时随同逃难,因在危难之时表现出色,获得了慈禧的信任,官运亨通,顺风顺水。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孙宝琦官运更加旺盛,先后担任了军机处机密事、驻法国大臣和西班牙大臣等职务,最终升任正三品的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掌管24个州县。
然而,除了官职的不断上升,孙宝琦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为自己编织的庞大姻亲网。他的婚姻和家族关系非常复杂,他一共娶了五位妻子,育有24个子女,其中16个是女儿。通过这些女儿,孙宝琦成功与许多显赫家庭建立了亲戚关系,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亲家王”。例如,他的岳父张曜官至山东巡抚,他的弟弟与李鸿章的亲大哥结婚,这样的婚姻关系不仅让孙宝琦的家族稳固了在官场的地位,也为他打开了许多政商大门。
即使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政权摇摇欲坠,孙宝琦聪明地辞去了高官职务,回家保全自己,但几年后他再次通过这张庞大的关系网,轻松进入了民国政坛,成为了民国政府总理。
孙宝琦女儿的婚姻更是显赫一时。他的二女儿嫁给了庆亲王奕劻的第五子,获得了亲王府的庇护;大女儿孙用慧嫁给了清末著名实业家盛宣怀的儿子,虽然这位“盛老四”最终家道中落,但孙用慧的子女在后来的事业中重新振兴了家族的财富;三女儿则嫁给了晚清重臣王文韶的孙子,四女儿嫁给了皇室亲王后代宝熙。此外,五女儿还嫁给了袁世凯的儿子,借此关系,孙宝琦即使在袁世凯死后,依然能够保持不错的官场地位。
孙宝琦的16个女儿几乎个个嫁得好,儿子们也都娶了显赫之家。这些婚姻关系不仅帮助他在清朝末期稳步晋升,在民国初期也助他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直到1927年,孙宝琦才从民国驻外大使的位置上退休,1931年因胃病去世,享年65岁。
与孙宝琦相比,宋耀如的女儿虽然同样出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享受太多女婿带来的好处。特别是他去世前,宋美龄才与蒋介石结婚,而另两位女儿也在他去世后才相继成婚。无论如何,考虑到孙宝琦那庞大的家族和复杂的姻亲网络,或许他才是真正的“第一岳父”称号的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