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走到了人生中的重要关头,他和北元政权数年的争斗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一战。
那年,漠北草原的深处突然出现了一队精兵强将,宛如神现一般出现在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的驻牧之地——捕鱼儿海。
这支军队从山西大同出发,走进了漠北草原,扛过了沙尘暴,长途奔袭单刀直入的杀进脱古思帖木儿的营帐前。
这场辉煌的战役彻底瓦解了北元的中央政权架构,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皇妃、公主在内的一百余皇室中人成为了明军战俘,自此,捕鱼儿海之战主将蓝玉名扬四海。
一、战功赫赫的蓝玉
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的英勇表现让明太祖朱元璋非常赞赏,他直接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大力赞扬他的战功,将他封为了“凉国公”。
蓝玉,安徽定远人,早年姐姐嫁与朱元璋麾下部将常遇春,因为姐姐的缘故,蓝玉很早就跟随姐夫在军中生活。
蓝玉在军中作战骁勇,颇具胆识,谋略过人,常遇春对这位妻弟非常欣赏,多次向朱元璋举荐蓝玉。
常遇春是朱元璋最早的几个“淮西心腹”之一,他的话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他决定给予蓝玉一个机会。
因此,蓝玉顺利脱离了副将序列,开始拥有独立领兵作战的权利,他跟随徐达、傅友德等名将征战沙场。
蓝玉在军事上颇有造诣,在徐达、傅友德等名将身后,他学会了许多东西,积累了丰富的军事作战经验,他正在一点一点变得优秀。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位,彼时,明朝四周政权林立,北方的北元政权虎视眈眈想要反扑,南边的云南、四川割据势力伺机以待想要北上。
朱元璋不愿意这几个政权在南北方做大,决定扫清残余势力,彻底平定明朝四周的政权。
1379年,西番的藏族部落不愿意接受明朝的统治,多次组织人马侵扰边境地区。
已经在军中历练多年的蓝玉成为朱元璋的主要人选,命令他担任“征西副将军”追随主帅沐英出兵西番。
这是蓝玉第一次独立掌握军队实权,他意识此战是一个重要机会,一旦拿下胜利,他将步入新的道路。
在征讨西番的战斗中。蓝玉率领军队深入草原,他们如同鬼魅一般隐身在草原之中,顺利击败西番部落主力,西番部落数万部众沦为了明军的俘虏。
蓝玉作战骁勇,屡出奇兵,朱元璋大喜过望,将居功甚伟的蓝玉封为“永昌侯”,还给予蓝玉“世袭罔替”的特权。
这项特权确认了蓝玉“军功起家”的身份,也确立了蓝家的门楣,蓝玉正式进入明朝的“勋贵阶层”。
二、膨胀的野心与触碰皇权
两年后,云南地区的实际掌权者把匝剌瓦尔密不愿意归附明朝,朱元璋震怒,决心彻底解决云南地区的乱局。
蓝玉作为本次平定战役的主攻,他率领军队攻克云南门户“曲靖”,大败把匝剌瓦尔密的主力部队,之后,他迅速南下,平定南部的大理段氏割据势力。
此战之中,蓝玉充分分析战场局势,将云南地区的割据势力横扫一空,彻底切断了元朝残余势力在云南的统治。
在明军平定云南的过程中,蓝玉战功卓著,朱元璋不但赏下“黄金五百两、白金二千两”,还将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朱椿。
此举不但让蓝玉成为了战功赫赫的将军,更让他与皇室结为了姻亲,直接助长了蓝玉的野心。
一步步的升官加爵喂大了蓝玉的胃口,他的性格也随着权力增长而变得越发骄纵。
在平定北元政权之后,蓝玉公然罔顾朱元璋“善待降众,尤其是北元皇室成员”的决定,擅自私纳北元皇妃,北元皇妃不堪忍受,愤而自尽。
这样的举动无异于漠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是对于明朝皇帝决策权威的公然挑衅。
除此之外,蓝玉私下侵占民田被御史弹劾,他不但拒不认错,还取出鞭子暴力鞭打御史官员。
在明朝,御史官员是皇帝亲自安装的“眼睛”,原本就是为了监察百官而设置,蓝玉此举是对朱元璋朝堂权威的践踏。
如果说蓝玉前期的举动只是藐视皇权,那么后面的行为才是彻底的包藏祸心。
蓝玉在家中豢养了“数千义子”,这些义子并非家奴,而是军中的各级将领亲兵,这意味着他在府中建立了一支“私人武装”,那么他要剑指何人呢?
洪武二十五年,明太子朱标逝世,15岁的皇太孙朱允炆成为新的继承人,朱元璋也狠下了心。
第二年,朱元璋授意锦衣卫告发蓝玉罪状,蓝玉案爆发,蓝氏上下满门抄斩,一代名将,遗憾收场。
参考文献:
1.《明史·蓝玉传》
2.《明太祖实录》
3.《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