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5年到1979年,越南政府发起了严重的“排华”运动,导致越南境内的华侨面临极大的困境。北方的华侨被驱逐,南方的华侨则遭到迫害。更为严重的是,越南甚至公然拆除了中越边界上的界碑,并在中国境内建立军事据点,这些行为频繁发生,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
面对越南的挑衅和不断升级的威胁,中国决定采取行动,展开自卫还击作战。这次行动中国共出动了9个军,所有的军长都是经验丰富、战功显赫的老将。
11军军长 陈家贵
陈家贵是一位资深的老红军战士。抗战初期,他便在部队中担任副连长,在神头岭战斗中,他不幸被炮弹击中右眼,但依然凭借一只左眼坚强地坚持到了抗战结束、解放战争、剿匪及抗美援朝战役中。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陈家贵的头部依然有7块弹片未取出,但他依然带领着11军奋勇作战。在战争前动员时,他坚定的宣言“我的指挥所就在一线”让所有战士都充满了斗志。他当时担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陈家贵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1955年晋升上校,1964年晋升大校。直到2016年,陈家贵以98岁高龄在昆明病逝,中央领导对此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13军军长 阎守庆
阎守庆是一位长期活跃在战斗一线的老革命战士。自1937年加入八路军起,他便参与了百团大战、太岳反扫荡等多场战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淮海战役中,阎守庆表现英勇,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作为陈赓的随行部队成员,他对越南也非常了解。当他带领13军参加自卫反击战时,军队表现得十分出色,得到了高层的高度评价。战后,阎守庆升任为成都军区副司令,进一步证明了他的指挥才能。
14军军长 张景华
张景华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投入革命,他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尤其是在剿匪行动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张景华深入前线勘察,排兵布阵,确保14军在战斗中取得了显著优势。特别是在25团突入越南境内40公里并占领多个重要城镇的行动中,表现得异常高效。凭借这次出色的表现,张景华在1988年获得了独立功勋荣誉章。
20军军长 张福钰
张福钰于1940年入伍,成为胶东军区的通信员。解放战争期间,他逐渐转型为参谋,熟知敌军情况,为后来的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1977年,他调任为20军副军长,并最终担任军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指挥20军取得了优异成绩。1986年退役后,张福钰转而参与创办“武汉时代大学”,响应国家科技兴国的战略。
41军军长 张序登
张序登的革命生涯始于八路军抗日时期。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在东北参加了多场战斗,为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到1979年,他奉命带领41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到前线时,张序登便迅速掌握地形,组织作战,制定了集中兵力、分割围歼的战略,成功扩大了战果。41军的出色表现离不开他的指挥,他的部队攻占了河安地区,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88年,张序登晋升为中将。
42军军长 魏化杰
魏化杰在抗日战争中便开始了军旅生涯,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团参谋长。他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强调快速决战,重视控制道路、猛轰炮火及铁甲战术。自卫反击战中,他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成功击败敌军,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战后,魏化杰继续参与军事教育工作,并关注着国家军事建设。1988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43军军长 诸传禹
诸传禹在抗美援朝期间指挥345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之后的战争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979年,他率领43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的指挥才能得到了高度认可。1983年,由于年龄较大,诸传禹卸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职务,随后开始休养。
54军军长 韩怀智
韩怀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兵,解放战争中他从测绘员逐步晋升为连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韩怀智展现了过人的勇气和领导能力。他以一己之力单骑夜行,靠近敌人阵地,表现得无所畏惧。战后,他也积极参与了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工作。1988年,韩怀智被授予中将军衔。
55军军长 朱月华
朱月华自1940年加入八路军以来,便开始了他传奇的军事生涯。他在抗美援朝中崭露头角,获得了“抗美援朝三所里战神”的称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率领55军以极快的速度击溃敌军,并成功摧毁了越南王牌部队。此次战役中,朱月华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他的部队表现得冷静、果敢,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战后,朱月华被中央高度赞扬,并曾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2008年,他在广州去世。
这些军长都是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人物,他们在保卫祖国的边疆和领土完整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很多老战士在这场战役后,也迎来了他们的最后一战,年事已高的他们为祖国的和平奉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