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马,是指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掌控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五位地方军阀。西北五马分为三代,分别是老五马、中五马和新五马。
1. 老五马:包括马祯邦、马福禄、马福祥、马海晏、马海渊。
2. 中五马:包括马麒、马麟、马廷勷、马璘、马福祥。
3. 新五马:包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马仲英。
这些地方军阀,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控制西北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那么,随着1949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西北五马的结局如何呢?
一、马鸿宾
马鸿宾,甘肃临夏人,回族,曾是西北军阀冯玉祥的部将。在中原大战后,马鸿宾投靠蒋介石,并被任命为暂编第七师师长,后来提拔为甘肃省主席。抗日战争期间,马鸿宾的部队被改编为八十一军,并参与了绥西地区的抗日战斗。1943年,他撤回宁夏休整。
在解放战争中,马鸿宾担任宁夏兵团副司令,与解放军作战。然而,在1949年解放军接近宁夏时,马鸿宾选择主动投降。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了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并担任了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1960年,他在兰州去世。
二、马鸿逵
马鸿逵,甘肃临夏人,回族,马鸿宾的堂兄弟。马鸿逵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曾在民国政府担任过多个军职。1929年,他投靠了蒋介石,并被任命为宁夏省主席,开始了长期的“宁夏王”统治。
抗日战争期间,马鸿逵担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并参加了绥西的抗战。解放战争时,他继续在宁夏指挥兵力与解放军作战。1949年,国民政府败局已定,马鸿逵带着家人逃往台湾。因在西北战局中负有重要责任,他受到台湾当局的“撤职查办”处分,心情愈加沮丧,最终于1970年在美国去世。
三、马步芳
马步芳,甘肃临夏人,回族,青海军阀。他早年跟随父亲马麒投靠西北军,担任过多个军职。1931年,蒋介石提拔马麒为青海省主席,马步芳成为新编第九师师长。
在1936年,马步芳率部参与了对红军西路军的围剿,导致西路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抗日战争期间,马步芳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的多个重要职务,并在保卫陇海铁路等地作出了贡献。
然而,1949年,随着解放军的进军,马步芳最终逃到了台湾,并因擅离职守受到台湾当局的处分。1950年,他带着家人前往埃及,后又移居沙特,成为台湾的沙特大使。1975年,他在沙特病逝。
四、马步青
马步青,甘肃临夏人,回族,青海军阀,马步芳的兄长。马步青长期在宁海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并曾在1933年联合马鸿逵、马鸿宾等人共同抵抗孙殿英的进攻。
抗日战争期间,马步青担任过多个军职,负责保卫铁路及抵抗日伪军的任务。1949年,解放军进军临夏时,马步青带着家人先后逃往重庆,最终定居台湾。1977年,他在台湾去世。
五、马仲英
马仲英,甘肃临夏人,回族,甘肃军阀。1928年,年仅16岁的马仲英开始集结民众,建立武装力量,之后在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征战,成为一支地方强大的武装力量。在新疆与盛世才联合苏联作战时,马仲英被击败。1935年,他前往苏联学习,并从此失去消息。
这些西北五马的结局,反映了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选择和命运的转折。从地方军阀到投靠蒋介石,再到最终的失败和流亡,他们的经历充满了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