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故宫百年展,打动游客的关键词是“守护”
迪丽瓦拉
2025-10-12 19:34:50
0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现场 故宫博物院供图

今年国庆假期,故宫博物院一如既往地占据着旅游热度的“C位”。

“顶流”地位不动摇的故宫,在这个假期因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而多了一份跨越世纪的厚重与温情。无数游客怀揣敬意与好奇,踏上“故宫百年时空之旅”。

展览启幕时,看着城墙海报上厚重的“百年守护”4个大字,我内心尤为感动。守护、传承、接力……在一个展览里,快速翻阅故宫经历的一百年,我们看到国宝级文物的夺目光芒,看到宫墙内外的四季流转、世事变幻。蓦然回首方知,故宫不仅是建筑与文物的集合体,更是一代代守护者用热爱与坚守筑起的记忆共同体。

跨越千山万水、风霜雨雪,我们等来了美好相见的这一刻。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宫前举行,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开院之日,李煜瀛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高悬在神武门上方;大批北京市民涌向故宫,想一睹数百年来壁垒森严的皇家禁地及神秘藏宝。

100年后的10月,故宫博物院游人如织。在午门的故宫百年展,展出文物200件(套),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

“宫阙不再静对王气,而与人民同心;国宝不再幽于深宫,而为时代发声……”社交平台上,许多人分享展览导语和介绍语,称赞这些文字有无与伦比的美感。

马衡是见证了战火中故宫文物迁移等诸多大事件的一任“故宫掌门人”。抗战时期,文物迁移路途多次险遭灭顶之灾,但最终都有惊无险。马衡曾说:“像这一类的奇迹,简直没有法子解释,只有归功于国家的福命了。”展板上的这句话,令不少观展游客感慨“眼睛湿润”。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故宫文物实现完好保存的奇迹,背后写满了守护者们对文明根脉的敬畏,更是对民族未来的责任。

十年前,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推出“石渠宝笈特展”,《清明上河图》真迹展出。每天早晨午门一开,就会出现大量游客向展馆狂奔冲刺的“名场面”,这一现象被称为“故宫跑”。今年的百年大展,这幅名画真迹再度亮相,依然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展品。

《清明上河图》长卷刻画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沿岸的生活景象。因为人物活动的时间是在清明前后,所以称之为《清明上河图》。画家张择端通过长期的观察提炼,以精细高超的用笔,将八百多各色人物,以及数以百计的树木、房屋、车船,布置在繁华熙攘的汴河两岸,兼具重要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

透过展品介绍语,游客们看见了它在岁月长河里的“足迹”:《清明上河图》最初收藏于宋徽宗内府,后迭经元明内府及严嵩、毕沅等人收藏,嘉庆时进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据《赏溥杰书画目》记载,1923年由溥杰携带出宫。1958年,由文化部文物管理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人气极高的展品《五牛图》,也历经波折,并生动阐释“百年守护”这一主题。

《五牛图》画牛五头,形象姿态各异,或依棘搔痒,或昂首低鸣,或悠然信步,或回首顾盼。此卷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纸本绘画。1958年,此卷由国务院拨款从香港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时,已是创痕累累。后经孙承枝等专家修复,通过揭裱、修补、全色又重装等,最终让国宝重光,获得新生。

每一件文物的“回家”与“新生”,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

看故宫百年展,展品背后的经历亦是重要的内容。文物回购、拨交和捐献的视角,让我们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体系建构历史;书画临摹复制和文物修复的技艺展示,让我们明白文物保护技艺传承的不易。

宁寿宫、养心殿内檐装修、太和殿大修、故宫及北京中轴线申遗,是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创新实践在当下书写的光辉一页。

故宫百年展现场有一段导语如是写道:“几经风霜,数代旧藏辗转重归,廿万珍藏陆续入库,文物体系日臻丰满。‘五牛’奋蹄,‘清明’繁景,凭修复师妙手重焕生机。古法承技,丝缕不紊;旧殿续修,断瓦得连。既延物命,匠心惟传……今之紫禁,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守之者,传之者,皆寓山河万年。”

这段文字,既是对故宫百年历程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故宫博物院首任掌门人李煜瀛曾说:“希望故宫将不仅为中国历史上所遗留下的一个死的故宫,必为世界上几千万年一个活的故宫。”百年过去,这份愿景已然照进现实。

从皇家私产转变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瑰宝,从封闭的宫殿群演变为开放的文化空间,故宫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名片。

如今“文博体验游”愈发成为国内年轻人的旅游首选,文化遗产背后的“守护”是打动他们的关键。在新一代守护者和热爱者的接力下,“活的故宫”下一个百年传奇继续被书写。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10日 04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后主,知名度较高的有蜀汉后主刘禅、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等。在这三人中,陈叔...
原创 天... 各位朋友,您要是听说过郑成功收复台湾,那您一定没听过罗芳伯在海外建了个国家,旗帜上写着“大总制”,讲...
原创 被...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盛世与乱世的交替。虽然今天我们谈...
守护民族记忆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何思琦 北京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巍然屹立。 这是一座守护民族记忆、赓续中...
原创 朱... 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商人和权谋的博弈 在中国历史上,沈万三是明朝初年一位传奇性的商人。他不仅凭借惊人...
原创 朱... 梅殷:明朝权谋之中关键却悲剧的托孤大臣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人物是朱元璋非常看重的,那就是梅殷—...
原创 要... 在中超第27轮比赛中,上海申花将客场挑战青岛西海岸。然而,在关键时刻,申花的阵容遭遇了一些困扰,5名...
原创 谷...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王... 国内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未来几年可能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回顾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价齐跌”的局...
原创 历... 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的时期,一些原本位高权重的满洲官员为了保命,竟然做出了荒谬的决定,选择背弃自己民...
原创 倘...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决策、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改写一个王朝的命运。提及清朝,我们总会想到那个闭关锁国、...
原创 太... 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的旗帜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而来,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在战火和革命浪潮中摇摇欲...
原创 清... # 唠唠清末那俩奇人:《孽海花》里的状元与花魁,还有现实中的赛金花! 清朝末年那光景,说好听点是“风...
原创 朱... 在古代,皇帝有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奖励忠诚和有功的臣子,那就是“丹书铁券”。这种奖励其实就是“免死牌”,...
原创 朱... 贪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各国政府的共同难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贪官污吏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
原创 蒋... 蒋介石在用人方面既有培养了薛岳、孙立人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饭桶”将领。这些后者常常...
原创 朱... 冯胜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之一,曾为朱元璋的起义军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功成名就后,他却被卷入权力的漩涡,...
原创 为... 成吉思汗铁木真被称为“一代天骄”,他的雄才大略不仅让蒙古帝国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也让后来的中国地图...
原创 云... 风声鹤唳的账本 事情从一本账簿开始。京城一家银号的账房翻出旧账,来往额目密密麻麻,收礼、送礼、兑现...
原创 打... 公元402年,刘牢之,这位曾在淝水之战中凭借夜袭洛涧一举歼灭前秦大军的北府英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