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真是挺神奇的,参与摧毁蜀汉的十位曹魏大将,居然没有一个能善终。难道刘禅真的是背了某种“幸运光环”?
首先是东路军主帅钟会。刘禅投降后,他派人通知姜维,让其归顺自己。于是,姜维统领的数万蜀汉军队也都归了钟会,突然间,钟会的军队人数突破了二十万。由于兵力庞大,钟会产生了反叛司马昭的念头。他先是诬陷邓艾叛变,然后宣布在成都自立为王。可惜,事情并不顺利,他的部下并不全力支持他,成都也爆发了暴乱,最终钟会在城内被自己的部下杀害。
接下来是西路军的主帅邓艾。作为灭蜀的最大功臣,邓艾原本因为刘禅的投降而飘然自得。可是,他在益州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引起了钟会的嫉妒,并被诬陷。最后,邓艾在从成都押送到江油的途中,被杀害,死于绵竹附近的三造亭。
伐蜀监军卫瓘,算是其中的最大赢家。在钟会与邓艾在成都互相残杀时,他得以幸免,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被重用。然而,到了公元291年,根据《晋书》记载,由于他与贾皇后政见不合,最后遭到了晋惠帝的处决,家族被满门抄斩。虽然活了72岁,算是长寿,但最终并没有善终。
将军牵弘在公元271年,担任蜀郡太守时,在平定北地的胡人反叛时,被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围困。最终,兵败被杀,也没能善终。
将军杨欣与牵弘相似,后来担任凉州刺史。公元278年,他在与鲜卑族若罗拔能的大战中败北,最终战死,也未能善终。
邓艾的部下,司马师的儿子司马纂,负责押送邓艾前往洛阳。不幸的是,司马纂在途中被卫瓘派出的将领田续所杀,且死状极其惨烈,成语“体无完肤”便来源于他的死法。
邓艾的儿子邓忠,也未能幸免。在与父亲一起被囚押送途中,他们在夜袭中被杀。据《晋书》记载,邓艾和邓忠都在三造亭遭遇袭击,被斩杀。
许褚的儿子许仪,担任牙门将,和钟会的大军一起参与伐蜀。他在开路造桥时失误,钟会因此下令斩首,惨遭杀害,未能善终。
征蜀护军胡烈,在公元270年,和鲜卑族的秃发树机能对战时,因为孤立无援,最终战死沙场,也没有善终。
将军句安,和钟会一起参与伐蜀,在成都暴乱时,很有可能和钟会一同死于城中。
这十位将领或主帅,在攻打蜀汉的战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功绩。可惜,随着成都的陷落,胜利来得太快,钟会和邓艾都开始过于自负,相互争斗,导致了成都的暴乱,最终很多将领和士兵丧命。
至于刘禅,他可能也觉得自己“投降得太快”,成功把敌人引进了圈套,仿佛背后有个神奇的“buff”在保佑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