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档案信札,整齐的老式档案柜,沧桑斑驳的木箱……10月1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迎来建馆百年纪念日,“守望历史 传承文脉——明清档案事业百年发展历程展”正式开幕,近100件(组)展品结合场景还原、视听互动,生动展现一史馆档案事业的百年发展历程。 展览无需预约,开放时间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即可入馆参观。
步入展厅,百年风云漫卷眼前。让八千麻袋“废纸”终成国之瑰宝的抢救,抗战烽火中“南迁西运”的守护,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场景生动反映着珍贵档案在动荡时局中辗转罹乱、艰难图存的不易。此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一史馆自1925年建馆以来守护民族记忆、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
在旧馆址复原场景,曾经位于故宫西华门内的一史馆经典木门和牌匾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打卡。“这扇门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历史学博士生孙浩然说,到一史馆查档案几乎是每一位清史专业学生和研究者的“必修功课”。“以前去旧馆查档案的时候,电子阅览室机位总是很紧俏,搬入新馆之后,查档机位增加到一百多个,环境越来越好,线上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非常便利。”
离开展厅前,观众们纷纷排队定制参观纪念票。机器屏幕上,取材于档案中的“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等祝福语可供挑选,打印在绘有皇史宬古建筑和新馆建筑相辉映的票面上。与此同时,馆内“方寸之间 铭记百年”纪念邮资信封首发售卖活动也吸引了大量集邮爱好者。10月10日起,中国邮政发行一史馆建馆百年纪念邮资信封,邮票图案为一史馆建筑正立面,信封以灵动的时光胶片为纽带,串起一史馆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场景照片。
市民高女士一口气买了二十个信封,现场盖上纪念印章和邮政日戳,写好信息投入了信箱。“纪念票和邮资信封太有意义了,我要把这份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特殊礼物分享给亲朋好友,好好珍藏起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