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军新闻网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中国台湾省的先岛群岛南部海域,开展了水雷布设与水雷扫除的联合演练。演练地点距台湾本岛大约100公里,正处在日本设想介入台海问题时可能走的“西南通道”上。
此次出动的主力包括扫雷母舰浦贺号(MST-463)和驱逐舰泽雾号(DD-157)。浦贺号被称为扫雷母舰,但它在任务中具备快速布雷能力,可以通过舰尾布雷门系统,迅速布设水雷,执行布雷任务。
演练的地点敏感,日本方面还公开点名意在对中国形成威慑。这次日本公开宣布的两点特别值得关注。第一,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罕见地主动对外公布海上布雷演练。以往类似的布雷演练,日方通常会低调处理,很少主动发布新闻稿。第二点是,日本方面明确表示,这次布雷行动的目的,是“摧毁或阻碍试图入侵日本的敌方海军力量”。
换句话说,若将来面临对手无法取胜的情形,日本已做好准备,用水雷封锁进入日本海域的航道,缩起头来“龟缩”自保。这体现出日本对水雷战的高度重视,也揭示了其在战略层面把水雷视为重要工具的一面。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有浦贺号这样的专业布雷/扫雷舰,还在近些年新建的舰艇中得到扩展应用。比如“最上”级导弹护卫舰等新型舰艇,也具备在舰尾直升机甲板上布设布雷装置、执行布雷任务的能力。
不过,文章也提醒人们要有清醒认识。日本对水雷的高度重视,部分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清晰判断。日本的造舰能力并不弱,近年来也有新舰服役,但与中国海军相比,若单凭海上力量硬拼,未必处于上风。
更重要的是,水雷并非日本能够轻易保证“拒敌在外”的万能手段。中国海空军的反制能力也不弱。如果中国军方确实需要对日本作出回应,完全可以动用远程精确制导打击力量,在不进入争议海域的前提下,对相关目标实施强力打击,从而削弱布雷行动的实际效果。简单来说,水雷战只是众多工具之一,真正改变局势还要看多方力量的综合运用与对手的反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