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萧振瀛翻着报纸,忽然看到一条新闻:“奉天宪兵至太原接收兵工厂”。眼前一亮,机会来了。
天还没亮,萧振瀛就站在老蒋的办公楼下面苦等。原来,秘书打来电话,说当天早上老蒋要出门去对一群文武官员讲话。秘书忙得很,不去写报告,管这个闲事干嘛。嘿嘿,靠的就是关系。
经过一番周折,萧振瀛总算把关系打通,得到了与老蒋秘书的联系。老蒋一早出门就看到了他,因要去讲话,想躲也躲不掉,只好赶紧打发了事。
萧振瀛知道老蒋的心思,干脆主动提出:这一次我只谈三分钟,谈完就走人。老蒋听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转而说:不忙不忙,坐下来谈。
在准备这三分钟的陈述之前,萧振瀛可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一番脑筋。因为他明白:第一次见面失败,关键在于没有把老蒋的心理研究透,没有从他的角度想问题。
那么,老蒋现在在想些什么?换句话说,中原大战以后,他是不是万事大吉、心安理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老蒋心里一直在盘算“削藩”:把东北和华北这两块地方都合并归入自己的掌控。中原大战他虽打败了冯玉祥、阎锡山,短时间内在南京政府的威信确实高居不下,但华北并不算真正落入他手中。
东北军的入关,一方面让他在战事上取得最终胜局,另一方面也使华北局势更加复杂:如果东北军真的掌控了华北,中央政府就更难掌控全局。于是,如何让华北不被东北军一家说了算,成为谈话的关键。
萧振瀛先从报纸上那个话题切入:听说东北军可能要接收太原的兵工厂。
老蒋的耳朵果真竖了起来。萧振瀛继续分析: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兵工厂,今天接收,明天就可能接收整个山西;山西是一向被视为华北的核心,一旦落入东北军控制,张学良的势力就会迅速膨胀。中央若被牵着走,后果不堪设想。
老蒋看着他,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妙计吗?
有。萧振瀛(6)连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