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和清朝虽然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朝代(虽然满清的女真与金朝的女真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发型的规定上,两者的做法完全不同。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实行了“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这一做法在江南掀起了血腥暴力;而金朝末期的女真贵族在发型问题上也曾发生过不少惨剧,但不同的是,那时的女真贵族大多是发型的受害者。
金朝的女真人民有一种典型的发型,即“辫发垂肩”,这种发型与契丹人有所不同。金朝的初期政策和满清相似,也是推行“留发不留头”的做法。金朝的统治者曾下令强迫南方的汉人剃发,不遵守者会被严惩。例如,金朝的宗翰曾在山西等地强制推行剃发,而《大金国志》也记载了类似的规定。金国的官员对汉人有明确要求,强制他们剃发,即便在金代的宫廷画作中,汉人也被画成戴着女真辫子的模样,这种做法甚至出现在金代画家张瑀的作品《文姬归汉图》中。
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持续很久。金熙宗对汉人服饰感兴趣,他常常穿汉服,甚至有些亲戚也开始模仿汉人打扮。熙宗还被一些宗族成员戏称为“一汉户少年子”。继任的完颜亮更是改革了许多,包括废除了剃发和易服的政策,使得金朝在文化上开始更加接近汉文化。金世宗时期,金朝的皇室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讲女真话,金章宗还因能说女真话而让金世宗非常高兴。
到了金朝的中后期,许多女真贵族开始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汉族文化的继承者,认为金朝是汉唐文化的继承者,他们甚至视南宋为篡位的“伪朝”。金国政府开始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声称“汉者共天下之言也”,认为自己代表着中华文明,女真人则是汉人的一部分。相反,南宋的汉人则被视为蛮夷。金朝的这种“华夷之辨”让蒙古人感到困惑,他们直接将汉化的女真人也称作汉人,因为他们已经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差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朝的女真人也渐渐接纳了汉人的服饰和发型。许多贵族的发型和打扮开始更加接近汉人,金朝的皇帝曾多次强调保持民族特色,但这几乎没有得到太多响应。在金朝灭亡时,金哀宗被迫接受蒙古的要求,其中一项条件就是“剃发”。这一条件也反映出,金朝的发型与蒙古的发型非常相似,而金朝的女真人民也已开始习惯这种发型。
更为极端的例子发生在金朝末期的崔立事件。崔立是金朝末年的一位冒险家,他曾在汴梁建立自己的政权,并且为了讨好蒙古人,强令全城百姓剃发易服。蒲察琦是元好问的朋友,他虽为女真人,但一直坚持汉人的发型和服饰。为了避免剃发,他宁愿选择自杀。金朝末期,像蒲察琦这样的女真贵族并不在少数,他们因发型问题产生了剧烈的社会冲突。
金朝的女真人逐渐融入汉文化,但在金朝灭亡的过程中,他们依然坚持对发型的文化认同,甚至在外族建立政权后,反而表现得更加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