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中护宝
作者 章用秀
天津博物馆收藏多件李叔同早年的书法、绘画、课卷、书信、印谱,看到这些宝物,我们不能忘记一位老人,他叫徐广中,当年他也居住在粮店后街,距李叔同故居不远。
章用秀先生
徐广中是李叔同家的管家徐耀廷的孙子,李叔同和徐耀廷为半师半友,关系相当亲密。很多事情李叔同都请徐耀廷帮助办理,如徐耀廷到外地办事,李叔同让他代买印石、李叔同到了上海请徐耀廷印制印谱等。徐耀廷是个有心人,李叔同给他写的信、画的画、写的对联等,他都精心保留。
1946年,89岁的徐耀廷去世。李叔同当年专门给徐耀廷的信件、字画等大部分由徐广中保存了下来。徐广中深知这些文物的价值。由于自己不便妥管,便将一些李叔同的金石书画力荐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先生。徐广中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次次将李叔同的书信捐赠博物馆,达16封之多。他精心保存李叔同的《沼津风景》明信片和李叔同早年画的《八破扇》等,上世纪60年代,经天津艺术博物馆原馆长崔锦先生,将明信片和其他文物捐献国家收藏。捐赠后,这些文物便一直存放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为馆藏之宝。21世纪初期,由于体制改革,原天津艺术博物馆与天津历史博物馆合并成为天津博物馆。《沼津风景》明信片等一批有关李叔同的文物被精心保存在天津博物馆。
我曾在龚望、张牧石等先生家中多次与徐广中相遇。广中先生总是带着一个小本子,请书画家给他画些小画或题写几句话。他说话诺讷,显得十分谦卑。后来我听说老先生去世了。我存有广中先生画的一幅墨竹,很有气势,与先生谨小慎微的性情大不相同。此画为龚望先生的哲嗣龚绶先生所贻,以为纪念。
我常想,天津能拥有一些弘一大师早年的墨宝、县学课卷、信札及中国最早的水彩画明信片等,多亏了有徐广中这样的有心人,当初他为了保住这些宝物,一直把它们压在自己的床底下,生怕丢失。没有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地精心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可能很难见到了。(刊于2025年10月13日《中老年时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