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街区的“新”与“旧”
迪丽瓦拉
2025-10-14 14:32:09
0

在陶阳里,城市记忆悄然醒来,历史文脉静谧流淌,传统文化时尚换装,“千年瓷都”的窑火与文脉,依旧生生不息。

作者 | 王惊雄

题图 |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斑驳的窑砖、狭长的里弄、重燃的窑火……漫步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仿佛走进悠长的“时光隧道”。这里,古与今同构,新与旧交融,辉映着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嘱托要“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陶阳里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素以“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著称。这里保留了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蕴藏着千年窑火越燃越旺的“密码”。

历经千年的时光沉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此交融共生。在陶阳里,我们得以触摸一座古城细腻的文化肌理,见证瓷都老记忆如何被“唤醒”。

陶阳里明清作坊群。 郑筱卿/摄

既“绣面子”又“绣里子”

位于陶阳里的徐家窑始建于明朝末年,是景德镇现存最完整的柴窑遗址,也是许多游客打卡陶阳里的第一站。去年6月,徐家窑再次点火复烧,6000多件瓷器“浴火重生”,许多作品一经面世旋即被抢购一空。不到半年,徐家窑烧制的瓷器市场销售额已逾千万元。

在陶瓷产业步入工业化进程后,陶阳里及其所代表的手工制瓷业一度走向衰落,老窑口被废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里弄中的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岌岌可危。

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工程陶阳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建设的全面开展,一场“绣花式”的保护工程拉开大幕。当地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原则,把老里弄、老街巷、老窑址、老字号、老房子等串联起来,实现连片打造,有序传承,全面保护。

陶阳里完整保留了“前街+后街”的陶瓷聚落空间格局和“窑房—坯房—民居”的聚落空间组织模式,改造过程中,为防止文物流失、遗址受损,景德镇对御窑厂遗址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主动性发掘和20余次抢救性发掘。

目前,1100余栋明清及近代时期的民居已有超半数完成修缮,25条里弄巷道得到改造提升,陶阳里焕然新生。2024年1月,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名单。

冯民樑是景德镇建国瓷厂的员工,在厂里曾负责徐家窑的烧制工作,他一直干到1978年窑口停用。如今,随着以徐家窑为主体的明清窑作群得到保护修缮,他和12位老师傅被返聘为里弄管家,负责丰满街区业态,续写陶阳里的故事。

风廊桥、青石板、非遗馆、文创店……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景德镇中山北路古街热闹非凡。作为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要更新片区,这条修缮不久的古街汇聚了不同年代特色的建筑群,历史的层次感清晰呈现,展示出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如今,穿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门,步入陶阳里,龙珠阁、御窑博物馆、明清窑作群等一一展现在眼前,与里弄里的民居、会馆、瓷行一起,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瓷业文明生态系统。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说:“城市和人一样有记忆,老城改造既要‘绣面子’也要‘绣里子’,我们要让陶阳里既能留住旧乡愁,也能书写新故事。”

游客在御窑厂内排队打卡“网红机位”。

从“守艺工坊”到“非遗课堂”

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一场细雨润泽了窑砖铺盖的小径。斑驳老旧的石墙,古风犹存的窑屋,再现了当年景德镇“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繁华。

这里泥随手转、抟泥成器,窑炉中的陶器经高温煅烧,演绎出绚烂夺目的色彩。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品味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打卡,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创作灵感。”在明清窑作群遗址内,数十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此展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刘爱霞便是其中一位。

从拉坯到修坯,从青花瓷到珐琅彩,游客能在这里看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在刘爱霞看来,陶阳里是一座巨大的“守艺工坊”,手艺人和游客在这里共同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水。

目前,陶阳里活跃着40多名瓷器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300多名学徒,手艺人的分工协作形成了文化展演与传承的链条。原住民、手艺人、游客和“洋景漂”在此相遇,实现了“历史与现代并存,景观与居民共生”的活态传承。

今年7月,在陶阳里中山北路步行街,一场“陶阳夜游”主题活动热闹开街,民俗百戏、神兽巡游、灯山祈福等精彩单元玩嗨老街,日均接待量3.48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毗邻中山北路的百工百匠民艺社区盛大开业,竹编、油纸伞、大漆、版画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处,为游客带来一堂集创作、展示、体验于一体的“非遗课堂”。

在陶阳里,手艺人有了自己的工坊,游客也有了体验人文魅力的文化空间。人们一边感受泥随手“行”、器物成形的奇妙乐趣,一边品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陶瓷手工技艺传承人在陶阳里驻店创作。 图源新华社

从“静态保存”到“动态生长”

活态保护,有机更新。陶阳里在重塑城市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实现了老城区改造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的融合转型。

物质空间的精细修复,为陶阳里搭起文化空间的骨架。随着古建、古民居的修复与投入使用,当地招商吸引力不断增强,区域活力显著提升。如今,在古城里弄内,陶阳里打造了新民俗与文旅商业的综合街市,入驻店铺200余家。

在这里,里弄深处随处可见文创店,转角的非遗体验馆挤满了人;缠枝莲纹被印上雨伞,鸭型香薰外观被做成公仔,瓷器器型被做成冰箱贴……走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古典韵味与时尚创意交相辉映。

富玉青花玲珑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玲珑釉配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雅婷的入驻故事,是陶阳里活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在吕雅婷看来,自己选择扎根陶阳里,不仅仅是出于商业考量,更是一种仿若“回家”的召唤。“在陶阳里,陶瓷不是被锁在博物馆玻璃柜里,而是活生生地在街巷里被制作、被体验、被使用、被创新着,游客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这几年,陶阳里旅游区累计开展文旅活动7000场次,打造陶阳庙会、徐家窑开窑节、陶阳夜游等品牌IP,非遗中国年、醒春计划、慢人音乐节等各类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旅体验,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陶瓷文化的温度。

通过公共空间的重新定义和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陶阳里的文旅吸引力显著提升,游客数量由原来日均千余人次增长至目前日均1.36万人次。2024年,陶阳里接待游客522万人次,日渐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红街区”。

作家冯骥才曾说,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而是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后人。在陶阳里,城市记忆悄然醒来,历史文脉静谧流淌,传统文化时尚换装,“千年瓷都”的窑火与文脉,依旧生生不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巡视官员由皇帝派遣巡视地方,其实是皇权延伸的体现。皇权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处于最高地位,是所有权力的根源...
原创 岳... 岳飞,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身上有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这不仅是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的,也是他一生的...
原创 2... 斯大林的命运与苏联的命运 斯大林的命运,实际上就是苏联的命运。 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逐步走出...
原创 朱... “宦官”这个群体的乱政历史由来已久,东汉、唐朝等朝代的宦官深度参与国家政治,甚至能主导皇帝的杀戮与更...
原创 司... 司马懿的父亲叫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司马懿有八个兄弟,因他们每人的字里都带着一个“达”字,所以人们把这...
原创 这... 在清朝末期,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影响,中国人民的思想相对封闭,面对西方的先进思想时,显得十分落后、...
原创 日... 前言 1944 年 7 月,东南亚雨季的泥泞中,一支日军部队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印度英帕尔盆地撤退,士...
原创 以... 近年来,中国思想界涌现出一种“西方伪史派”,他们主张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西方历史都是被虚构出来的,认为...
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双旗币贰... 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钱币,以供流通需要,当时四川改铸四...
原创 纣... 在接到纣王的圣旨后,西伯侯姬昌尽管事先获得了一些预警信息,但仍然未能料到事态会比他预想的更加严峻。商...
原创 闵... 从1873年高宗宣布亲政到1895年闵妃遇害的23年间,闵妃及其家族——闵氏戚族,对朝鲜政权产生了深...
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几处细节...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关注我的“七雄归一”系列合集,今天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讲。 吕不韦成功争取到了华...
原创 如...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绝对的强国,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抗衡,只有楚国能勉强和它对抗。而到了战国时期,...
原创 三...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他开始集中力量准备攻灭吴国。为了这一目标,他发动了三次征吴战争,分别是在208年、...
原创 蒋...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通过多种手段顺利成为了国民党的领导人,并掌握了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在...
原创 比... 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大规模进行黑奴贸易,成千上万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随着时间推移,黑人的数量迅...
普京曾评价列宁:他犯了一个最大... 谈及普京,人们记住的是这位现任俄罗斯总统的铁腕手段。 对内用国家力量打压寡头,对外利用俄乌战争遏制北...
原创 丁... 在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朝廷的权力斗争迅速爆发。外戚大将军何进与掌握权力的宦官势力之间展开了激...
原创 刘... 众所周知,古代战争频繁,各国为争夺土地、争权甚至宫廷内斗不绝于耳。秦汉交替的动乱时期,最著名的当属楚...
原创 在...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心中总有一个地方最为亲近,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即便远离家乡,我们也不能忘记它,正如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