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推翻满清的革命远比历史书上描述的更加残酷。虽然到了1911年,大清王朝已经彻底崩溃,但北方一些地区依然只认皇帝,不认革命党。清政府在最初时并不愿意与革命力量和平交接,甚至把许多人视为“乱党”加以镇压。直到看到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多个省会城市的满洲人遭到屠戮,清政府才不得不屈服。
例如,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当时许多人意识到天下大势已定,国内的起义战争似乎无法再改变什么局面,于是他们选择南下前往南洋。那时,数百万华人前往东南亚谋生,他们不想在满清的暴政下屈辱地生存下去。今天,海外华人已经发展到几亿人之多。
根据清朝末年的一些记载,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立即将革命起义军视为叛贼。然而,局势很快发生了逆转,连西北的大城市西安也被攻破。革命军对一些顽固抵抗的满洲八旗军进行了清理,这使得西安城内的满人感到恐慌,不敢再住在西安的满城区域。
晚清时期,清朝为了应对外敌的压力,曾实施了洋务运动,尝试通过学习西方来实现自强。而清朝的军队也在洋务运动中得到了发展。然而,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清朝的洋务运动彻底宣告失败。为了保住中华命脉,汉人将领袁世凯开始向慈禧提出建议,要求朝廷建立一支可由自己掌控的兵力,最终促成了天津小站练兵的诞生。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失去了民心。许多省会城市在革命军未完全占领之前,就直接宣布独立,加入中华革命军。这使得清朝的统治彻底瓦解,尤其是它再也无法从南方经济重镇的省会收取赋税。此时,清朝的财政状况已经无法支撑,甚至无法养活一大群皇亲国戚和文武官员。
在后来,孙中山和袁世凯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为了避免内战让国家元气大伤,决定让清朝实现和平退位。根据协议,清廷每年将获得400万两白银,并且清朝的帝王陵寝将由国家保护。这对当时已经积重难返的清朝来说,是一个相对体面的退路。相比之下,沙俄末代皇帝在被俘时,整个皇族几乎被抹去,家族成员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样,清朝的结束虽然显得较为平和,但背后却是漫长的革命斗争与鲜血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