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那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阶段后的一个关键节点。当时,日本军队已经攻占了华北、上海和南京,中国国民政府将临时首都设在武汉,这里成了抗日力量的中心。
日军高层认为,只要拿下武汉,就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从而结束战争。他们集结了大约35万兵力,包括多个师团、海军舰艇和空军飞机,试图通过速战速决实现目标。
中国方面则动员了近110万军队,分布在第五和第九战区,准备进行顽强抵抗。这场会战从6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5日,战场覆盖安徽、河南、江西和湖北四个省,规模之大在抗日战争初期罕见。
日军进攻的起点是安庆,他们在6月13日攻占这座城市,作为前进基地。随后,部队沿长江两岸推进,长江南岸的战斗尤为激烈。日军第11军由冈村宁次指挥,下辖多个师团,他们试图从九江方向突破。
中国军队在陈诚的领导下,组织了多次阻击,比如在黄梅和广济地区,第九战区部队利用地形进行了层层防御。日军推进缓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在万家岭战役中,中国薛岳的第一兵团成功包围了日军第106师团,这支部队原本被视为精锐,但由于指挥失误,轻率深入山区,结果遭受重创。松浦淳六郎作为师团长,下令部队强行前进,却导致大量士兵陷入绝境。
战斗中,日军子弹耗尽,甚至用石头抵抗,但最终该师团伤亡超过7000人,仅有少数人逃脱。这次战役被称作万家岭大捷,成为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亮点。
长江北岸的战斗同样胶着。日军第6师团在田家镇要塞遭遇猛烈抵抗,他们使用了毒气弹来突破防线,但中国守军坚持阵地,导致日军伤亡惨重。第6师团累计损失9585人,相当于初始兵力的三分之二。
整个会战期间,日军在小界岭等地丢下大量尸体,占总伤亡的五分之一。高温天气和长江流域的潮湿环境加剧了日军的困境,许多士兵从北方调来,还穿着厚重冬装,在40度高温下行军,中暑和脱水现象普遍。
补给线过长导致饮水短缺,士兵喝污染江水后,痢疾和霍乱迅速蔓延。第106师团就有近8000人因病住院,超过战斗伤亡。全军战病减员达10万余人,这些士兵并非死于枪弹,而是高烧和疾病折磨。 冈村宁次后来承认,地形和环境成了比中国军队更难缠的敌人。
中国军队的抵抗并非一味死守,而是遵循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蒋介石作为总指挥,强调在外线消耗日军,避免在武汉城内决战。部队在外围进行了数百次大小战斗,利用大别山和鄱阳湖等地形,多次伏击日军。
中国空军在苏联志愿队的支援下,与日军空军激战7次,击落78架飞机,炸沉23艘舰艇。海军也在长江上布置水雷和炮位,迟滞日军舰艇推进。这些努力虽未能阻止日军最终进入武汉,但大大拖延了他们的进度。
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离,留给日军一座空城。日军于26日占领武昌和汉口,27日拿下汉阳,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废弃的街道和破坏的设施。
关于日军损失,数据存在争议。中国军事委员会根据部队报告统计,日军伤亡25.6万人,包括阵亡和重伤。 日方官方记录则称总伤亡约3.1万人,但这份数据明显低估,因为它未充分计入战病和后期统计。
日本战史丛书显示,第11军战死4506人,负伤17380人,第2军战死2300人,负伤7300人。 然而,更详细的部队史料显示,第106师团战死3321人,负伤4085人;第6师团战死2308人,负伤7277人;波田支队伤亡约4000人。
这些碎片数据相加,已超过官方数字。学者推估,日军作战伤亡在4万到5万人之间,加上战病10万余人,总减员接近15万。 这相当于日军投入兵力的近一半,许多师团伤亡率超过30%,按美军标准已属歼灭级别。
日军虽占领武汉,却未能实现战略目标。他们原本计划通过此战逼中国投降,但中国政府声明,城市得失不会动摇抗战决心。国民政府提前将工厂、物资和人员迁往西南大后方,确保了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
会战后,中国军队整编,兵力恢复到300万,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则元气大伤,国内仅剩一个师团预备队,无法发动同规模攻势。军费支出暴增到61亿日元,远超国库黄金储备13.5亿日元。
钢铁和石油等物资短缺,生产陷入停滞,甚至学校步枪被收回充作前线装备。日本从东北掠夺的资源勉强维持,但整体经济进入战时配给制。裕仁天皇的大本营被迫调整策略,从战略进攻转为保守,改为政治诱降为主。
这场会战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转折。中国虽丢失武汉,但赢得了时间和国际同情。美国媒体评论,中国军队的韧性令人惊讶。 日军陷入泥潭,速战速决幻想破灭。冈村宁次反思时说,武汉会战后,日军无力再全面进攻。
日本历史学家菊池一隆指出,此战让日军彻底陷入消耗战。 三年后,日本因资源枯竭,袭击珍珠港,开启太平洋战场,最终导致失败。中国军队在会战中展现的坚持,激励了全国民众,许多普通士兵的牺牲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会战结束后,中国抗战进入新阶段。部队撤到四川盆地和湘黔桂地区,完成重组。日军虽控制武汉,但后勤压力巨大,兵源枯竭。
1939年,日本军费增长450%,财政濒临破产。 这场“胜利”让日本赔上国力,精锐师团平均伤亡超30%,第9师团、第27师团等需重建。
国际制裁加强,美英等国见中国抵抗顽强,加大援助。中国实现了论持久战的战略高度,日军则因小国寡民的局限,毕其功于一役的习惯,最终败于自身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