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常被称为一个恐怖的朝代,那么它究竟可怕在哪里呢?大多数人对商朝的印象都来自商纣王的暴政,比如酒池肉林和他的残酷刑罚,尤其是“炮烙之刑”和“七窍之心”这两个典故。所谓炮烙之刑,就是将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烤死;而“七窍之心”则是指商纣王听信迷信,挖去了忠臣比干的心脏,认为圣人之心有七个孔。光是这些故事,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但事实上,商朝的恐怖远不止这些,它还有一个更为神秘和可怕的制度——人殉。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王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之间。它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朝代,若你有机会参观河南的殷墟博物馆,你一定会被那一堆堆的商代人类遗骸震撼。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千多个祭祀坑和墓葬,商朝的每一次祭祀活动,常常会涉及成千上百的活人献祭。
当时的统治者相信,活人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而商代人民对祭祀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战争要祭,盖房要祭,甚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会通过祭祀来寻求神灵的庇佑。为了表达对神灵的虔诚,他们会将无辜的生命献给神明,这些祭品不仅是普通的百姓和奴隶,连商代的贵族和国君也有可能成为祭品。
有记载显示,商朝建立初期,连续七年遭遇旱灾。为了祈求降雨,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曾多次进行活人献祭,但始终没有下雨。最终,商汤决定亲自成为祭品,但幸运的是,在他准备献祭之前,天降甘霖,商汤才得以幸免。
商朝的祭祀方式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砍头献祭(称为“伐”)、推进火坑(称为“燎”)等方式外,连盖房子时都要杀一个人作为奠基祭品;而在铸造兵器时,甚至会将活人一起熔炼。此外,还有将活人祭祀后烹煮成食物与人分享的习俗,甚至连三五岁的儿童都可能在殉葬时被牺牲。
那么,为什么商朝如此热衷于活人祭祀呢?首先,这个时期的战争异常频繁,商代经常能抓获成千上万的战俘,但由于无法养活这么多俘虏,他们只能将其当作祭品。其次,商代人相信所有事物都由神灵掌控,只有通过充满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神灵的庇佑,祭品越多、等级越高,神灵的回报就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规模愈加庞大,需要献祭的生命也越来越多。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从甲骨文中发现了超过三千条关于活人献祭和殉葬的记载,估计至少有三万多人的生命在这种祭祀中被献出。因此,殷墟博物馆内充满了数量庞大的人类遗骸,这些遗骸大多数都来自商朝的祭祀。
商朝是一个文明与野蛮并存的时代。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商朝无疑是一个恐怖的时代,但或许在当时的人眼中,活人祭祀不过是常见的事情罢了。鲁迅曾说:“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句话其实有其深刻的意义,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恐怖之处,而今天,我们能享受如此和平安定的生活,已经是莫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