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的宰相贾似道,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且广受争议。许多人认为他是导致南宋灭亡的主要罪人,认为他只凭裙带关系上位,能力不足。然而,也有人认为他并非一无是处,甚至称他“虽有少年气习,然其材可大用”。有一次,忽必烈就曾感叹:“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表达了对他能力的敬佩。
要了解贾似道,我们首先得看他的一生。他的背景充满了戏剧性,且非常复杂。实际上,在当时南宋的实力下,无论谁当宰相,似乎都难以改变南宋的命运,因为面对强敌,任何策略似乎都无法挽回颓势。
贾似道的迅速崛起,和他家族的背景有着密切关系。贾似道的父亲贾涉,也有着显赫的家世,不过他祖父因冤屈被罢官,并且冤屈一直未能得以洗清。为了为父亲复仇,贾涉花费了十年时间奔走申诉,最终得以为父亲复职,并且被任命为九江万年县丞。
在任职期间,贾涉曾遇到一位贫困的农家女子胡氏,丈夫好吃懒做、嗜赌成性,欠下了债务。胡氏苦苦哀求不想被卖给一个老头,而贾涉见她可怜,于是以40两白银买了她为妾。胡氏虽是小妾,但贾涉对她照顾有加,甚至带她一起前往九江万年担任职务。
然而,贾涉的正妻唐氏并不满意丈夫纳妾,特别是胡氏已怀孕,这让唐氏心生忌惮,生怕胡氏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唐氏对胡氏百般刁难,甚至让她做些繁重的活。最后,贾涉只能向上司陈县令求助。陈县令巧妙地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胡氏被借走去陈夫人的家中“调教”家里的下人。唐氏暗中高兴,认为这能彻底摆脱胡氏的威胁。
胡氏被送到陈夫人家后,生活并没有像唐氏预料的那样艰难,反而过得相当好,最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贾似道。贾涉欣喜若狂,然而几年后,随着县令调职,贾涉不得不将胡氏和儿子接回家。而唐氏仍然坚决不愿意让胡氏进门,最终在一番争执后才勉强同意接儿子回来。
然而,贾涉担心唐氏对儿子不善,因此向哥哥贾濡求助,希望他能帮忙抚养贾似道。贾濡欣然答应,而胡氏最终也被迫改嫁。她的命运一直颠沛流离,最终和石匠结婚,过了二十年平凡的生活,然而却仍然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贾似道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发现了她的悲惨经历,并且最终以盛大的仪式接母亲回家。两人重逢时,悲喜交加,泪水满面。
然而,这段母子团圆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贾似道后来秘密派人将胡氏的第二任丈夫——石匠毒死。胡氏得知这一消息后,再度悲痛不已。
最终,贾似道步入了宰相的高位,母亲胡氏在他照顾下度过了晚年,并得到了高封和荣誉,享年80岁,死后以皇后之礼下葬。尽管胡氏一生命运多舛,但在晚年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安宁。
贾似道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的父祖为国尽忠,却因家贫未能得到应有的教育。少年时期,他目睹父亲和祖父的忠诚却未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使他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他对家族名誉的维护与个人的心态,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成年后的他,也因种种变故变得放纵自大。贾似道的仕途十分顺利,早早便进入了南宋的政权核心,担任重要职务,不到30岁便成为了太常丞,后一路高升,最终成为宰相。
然而,命运依旧没有饶过他。咸淳十一年,贾似道被罢免,贬为高州团练使。最终,他在漳州木绵庵被杀,时年62岁。
贾似道的一生,虽充满了权谋与争斗,但他对南宋朝廷的贡献,尤其在行政与军事上的能力,往往被后来的文人所忽视。尽管他最终被历史污蔑为奸臣,但他的一生依然值得深思。
历史的尘埃中,贾似道既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复杂人物的代表,因而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