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材自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下),讲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并与正史有所不同。
当时,曹操集结了五十万大军,向荆州进发,刘琮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投降。曹操派徐庶去劝说刘备投降,但刘备坚定地拒绝了,誓死抵抗。曹操大怒,攻城略地,一路推向荆州的重镇襄阳。刘琮投降后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但最终在半路上被杀。
与此同时,刘备从新野开始,经过樊城,最后抵达襄阳。他的计划是向南撤退到江陵,但由于带着大量百姓,行进速度缓慢,曹军的追击很快就逼近了。当曹操抵达襄阳时,刘备的大军已经离开了襄阳三百多里。这个距离非常关键,曹军的虎豹骑一天便能赶上刘备,而刘备行军一个月才走完这段路程。
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曾是战乱中的安宁之地,积累了大量的粮草,而这些大部分集中在江陵。所以刘备计划将重心转移到江陵,准备在那里与曹操对抗。但他坚持带着百姓一起撤退,这让许多将士,包括诸葛亮在内,都劝他轻装上阵。然而,刘备坚持不听,宁愿背负沉重的负担。
刘备也意识到,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行进,必然会被曹操追上,但他不忍抛下百姓。抛弃百姓可能会有风险,但坚持带着百姓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陷入两难境地的刘备决定派关羽走水路去江夏请求刘琦的援助,而自己继续沿陆路前行。
然而,在诸葛亮出发后的当晚,曹军终于追了上来,刘备被迫仓皇逃命。百姓和随行人员不幸有的死伤,刘备十分悲痛。就在此时,糜芳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赵子龙反投曹操了!刘备不敢相信,张飞也表示,赵云可能是因为看到形势险恶而投向曹操,希望得到富贵。刘备却坚信赵云绝不会背叛自己,他深知赵子龙的忠诚。
赵云为何突然奔向曹军?原来,刘备将家眷托付给赵云,赵云与曹军的虎豹骑激战至深夜,始终未能找到刘备,也未能保护好刘备的家人。他誓言:“我上天入地,必定寻找主母与小主人,不见他们,我愿死沙场!”这位小主人,正是刘备的儿子阿斗。赵云不畏生死,在曹军阵营中拼命杀出重围,找到了阿斗后继续与曹军激战,最终杀死了五十多名曹军将领,才成功救出阿斗。
这一场英雄救主的事迹,让赵云名声大振,“常山赵子龙”的名号传遍当阳。尽管赵云救出了阿斗,但他依然不得不继续撤退,无法彻底击退曹军。当曹军追至长坂桥时,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一位英勇的战将单枪匹马站在桥上,孤身抵挡曹军的推进。究竟是谁,能在此刻拦住曹军的去路?这个谜团将在下回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