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人誉为“神机妙算”。他不仅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伟大的预言家,其《烧饼歌》更是广为流传。刘伯温在临终前曾对儿子说,刘家九代之后会出现一位奇才,能够让刘家重返荣耀。百年之后,他的八世孙刘瑜果然文武双全,不仅为刘家洗刷冤屈,还继承了“诚意伯”的封号,实现了刘伯温的预言。
刘伯温出生于浙江青田,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教他识字和断文。刘伯温天资聪慧,读书速度极快,据说一目七行,能快速掌握整页内容。12岁时考中秀才,被乡亲们称为“神童”。14岁入府学深造,学习《春秋经》等儒学经典,仅用两遍就能倒背如流,甚至理解经意,使老师惊叹:“天下奇才,不是平凡之辈!”
23岁时,刘伯温在元朝(现北京)中进士,但官职有限,只能在家赋闲三年。26岁时任江西高安县的县令,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使地方治理井然有序,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的正直触动了达官贵人的利益,被陷害而失官,从此过上隐退生活。
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和数理,最终被朱元璋发掘,协助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并参与北伐中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他主张依法治国,提倡教化百姓,并在《大明律》的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刘伯温举贤不避亲,公正任用人才,与丞相李善长关系紧张,但他仍劝朱元璋宽容处理,显示出宽宏和智慧。
朱元璋在选拔丞相时,刘伯温提出独到见解。他认为杨宪虽有才,但缺乏包容之心,不适任丞相;胡惟庸可能“翻车”,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判断显示了刘伯温高超的政治智慧,但也因此树敌不少,胡惟庸多次陷害他。
1375年正月,刘伯温因风寒重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视,然而药方并未起效,反而加重了病情。刘伯温在病中前往觐见朱元璋,将事情婉转陈述,朱元璋并未追究,只是叮嘱他好好养病。刘伯温深知自己已不再被朝廷重用,于是回家休养,坚持自然饮食,不再服药。在临终前,他将儿子召至床前,预言刘家九代之后将出现奇才,随后去世。
刘伯温死后,家族遭遇厄运:长子刘琏被迫自尽,次子刘璟因直言批评朱棣而在狱中上吊身亡。刘家一度衰落,退出政治舞台,直至八世孙刘瑜在嘉靖年间崛起,文武兼备,恢复家族声望,并继承“诚意伯”爵位,洗刷了刘伯温百年前的冤屈。
刘伯温的传奇不仅在政治与军事上,他的智慧、幽默、断案能力也广为流传。民间故事与《神机妙算刘伯温》书中记录了他断案如神、智斗假神仙、祈雨杀贪官等事迹,展现了他机智、正直与风趣兼备的个性。书中通过紧张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较量,展现了刘伯温高超的谋略和处世智慧,使人对他的为官哲学和人格魅力叹服。
无论历史细节如何考证,刘伯温在民间与历史中的形象都成为智慧与正直的象征,他的故事至今仍能给人启发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