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小人故事。这里的“小人”并非指普通人,而是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指的是那些心机深沉、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惠公去世了。由于太子桓公还年幼,群臣决定暂时立太子的哥哥,息姑继位,即为鲁隐公。
鲁隐公有一个叔叔叫羽父,他凭借着辈分较高的优势,在鲁国权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横行霸道,几乎没有人敢反抗他。一天,羽父找到鲁隐公,提议说:“桓公渐渐长大,未来必定会威胁到你的君位。如果你任命我为太宰(宰相),我可以帮助你除掉桓公。”鲁隐公是个宽厚的人,立刻拒绝了羽父的提议,表示:“君位本应由桓公继承,等桓公长大了,我自然会退位。我已经打算好好享受晚年,早早准备好退隐之地了。”羽父被鲁隐公的回答弄得有些尴尬,便只好灰溜溜地回去。
然而,羽父回到家后,心里却越来越担心。他害怕自己曾经的提议会被鲁桓公知晓,等桓公继位后,一定会报复他。羽父整晚没合眼,反复思索着自己的处境。第二天清晨,他便悄悄去见了年轻的桓公,说:“桓公,君位本来是你的,但鲁隐公现在占据着不肯让位,而且还打算除掉你,永远霸占这个位置。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除掉鲁隐公,扶你上位。”年纪尚小的桓公一听,立刻相信了羽父的话,决定与他合作。
最终,羽父和桓公联合起来,策划并实施了暗杀鲁隐公的计划。鲁隐公死后,桓公终于继位,羽父的权谋成功得以实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淡薄,而小人之间的关系则往往像美酒一样甜蜜,但这种甜蜜背后往往隐藏着危险和背叛。与君子交往,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而与小人交往,却常常让人防不胜防。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小人权谋的故事,也因此,常有人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