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中华次生文明,与中国接壤、当了中原王朝及上千年藩属国的朝鲜,因为美苏争霸,最终分裂成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
如今,这种格局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依然没有本质的变化,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成两个敌对的国家。
而且,如今朝鲜对于韩国的敌视更为赤裸,朝鲜公开称韩国为敌国,而不是曾经统一的对象。
但是,无论朝鲜和韩国关系如何,毫无疑问的是,朝鲜和韩国都属于同文同种的国家。
它们曾经是一个国家,国内的主体民族都是同一个民族,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
这样的国家分裂,往往是因为外力,且是不可抗的外力。
而诸如原本同文同种,却因为外力分裂的国家在全世界有多少呢?
数量其实并不少,全世界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因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等诸多原因,有许多原本同文同种的国家和民族就此分裂了。
除了朝鲜和韩国之外,最典型的其实是德国。
二战战败之后,德国因为两大阵营占领区的问题,被分裂成东德和西德,并从此开始了长达45年的分裂。
不过,德国是幸运的,1990年,因为东德因为东欧剧变,苏联无力顾及,德国人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重新统一。
但是,德国人也并非没有遗憾,比如,如今的德国和奥地利,其实也是同文同种的国家。
如今奥地利依然说德语,依然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与德国同属于神圣罗马帝国。
也正是因为同文同种,二战时期,希特勒作为奥地利人才能够成为德国的最高领导人,并主导了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
如今奥地利和德国虽然有着极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但是,由于长期分离。
尤其是19世纪末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战争完成德意志的统一之后,德国已经不具备了和奥地利合并的可能。
因为,与奥地利合并就意味着,一个横亘在中部欧洲的庞大帝国矗立在欧洲大陆,这将直接导致导致欧洲力量的失衡。
无论是以欧洲陆上霸主自居的法国,还是玩了几百年离岸平衡的英国,都是不可接受的,即便是在荒僻之地的俄罗斯也难以忍受。
所以,因为外部因素,德国失去了与奥地利合并的机会,在这之后,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因为战败,德国始终没有与奥地利合并的机会。
而且,迄今为止奥地利与德国已经分离了100多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时间,足以让两个原本同文同种的民族产生越来越大的差异,越来越习惯两个国家的德国和奥地利再次合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
阿拉伯世界的国家也是相似的情况。
许多人提起中东和北非,都是会想到伊斯兰、石油、土豪、战乱等等关键词。
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个横跨亚欧大陆、拥有22个国家、面积高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世界,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阿拉伯民族。
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凭借宗教和强大的武力,迅速的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民族。
也就是说,如今中亚和北非的几十个国家,理论上也是同文同种的国家,即便不是同种,至少也同文。
但是,阿拉伯帝国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很快就分裂了,在此之后,阿拉伯帝国就再没有崛起复兴过。
所以,阿拉伯世界如今能保持同文,其实与宗教有很大的关系。
二战之后,阿拉伯世界也并非没有想过复兴和统一,但是,利益、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让这个目标越来越遥远了。
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也是相似的情况,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都源于同一个民族古代达契亚人,历史上也多次组成一个国家。
但是近代以来,先是1940年苏联占领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后,摩尔多瓦又宣布独立。
如今,即便分离了上百年,摩尔多瓦依然说着与罗马尼亚一样的语言,甚,至就连国歌都是同一个名字。
不过,这两个小国犹如朝鲜和韩国一样,都不具备主导自己命运的可能。两国能不能合并,不仅取决于两国人的人民的意愿,也取决于国际局势。
还有一个堪称同文同种的国家群体,许多人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以美英为首的五眼联盟。
英国自大大航海后来居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后,英国的主要民族盎撒人就遍布英国的各个殖民地。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在英国殖民地基础上成立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
所以,这5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同文同种,不过,这五眼联盟还比较特殊,除了英国人是以盎撒人为主体民族之外,其他4个国家虽然英国人后裔盎萨人拥有国家的话语权,但是,就民族人数而言并不具备优势。
这些国家中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占据了越来越高的比例,如今,拉丁美洲的移民疯狂增加,这4个本来就建立在殖民地基础上的移民国家,民族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之外,还有几个国家和地区也颇为接近同文同种,但是因为历史的演变,逐渐成为两个泾渭分明的民族。比如,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黑山和塞尔维亚,瑞典和挪威等,都曾经共享历史,却又后来产生了差别。
甚至包括希腊和土耳其,其实原本应该是同属一个民族——希腊人,却因为宗教的原因最终分离并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