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蒙古发现李陵陵墓,身穿2000年前汉朝服饰,证明汉武帝错了
迪丽瓦拉
2025-10-24 05:33:48
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原本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勇猛,但今天我们讲的是他的长孙——李陵。李陵年轻时在朝中担任侍中和建章监,骑射娴熟,待人仁慈,口碑极佳。汉武帝看他风度不凡,颇有李广的英姿,便任命他率领八百骑兵出征。

最近,韩国韩联社报道,韩国文物厅在外蒙古阿尔泰山地区发现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一具2000多年前的男性干尸。考古鉴定显示,他身上的衣物属于西汉时期,这让人推测这座墓可能属于汉朝大将李陵,或者是随军被俘的将士。但综合分析,李陵的可能性最大。

史书记载,李陵身高七尺,约合现代170厘米,而出土干尸的身高也是170厘米。通过衣物残片,专家判定这些服饰产自关中地区,典型的丝质直领长袍,一般人难以穿着,匈奴人更不可能穿,也不可能穿着入葬。在这座墓附近,还发现了几座游牧民族的古墓,印证了这里曾是匈奴的定居地。

李陵曾率领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2000多里侦察地形,并成功返回。此后,他驻扎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防御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去世后,朝中缺乏大将,汉武帝竟任用了李广利出征。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汉军出征匈奴,李陵带领5000步兵从居延出发,在前往阿尔泰山的途中遭遇匈奴主力,被三万骑兵包围。汉军利用大车作营垒,并用强弩进行远程打击,令匈奴损失惨重。

随后,匈奴大单于调遣左贤王和右贤王,总共八万骑兵轮番攻击李陵。汉军箭支耗尽,仍难以突围,李陵等人最终被俘。投降后,他被匈奴封为右校王,驻扎在阿尔泰山中部,一生未曾与汉朝为敌。出土的服饰显示,李陵依然心系汉朝,但汉武帝因误信他曾为匈奴练兵而灭其家族,使他断绝归心,因此李陵被历史视为颇具同情色彩的“汉奸”。

如果李陵真为报私仇,全心全意为匈奴效命,恐怕连英灵霍去病也难以幸免。然而历史就是历史,过多的解释未必必要。纵使从军事角度分析,也能找到合理解释,但终归是无谓的推测。短短几行史书记载——“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让李陵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吏... 如果您有机会穿越回中国古代,在朝廷里当个大官,有三个顶级职位摆在您面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两岸观察丨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 “10月25号,日本代表在台北中山堂签字投降。沦陷五十年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万千的台湾同胞,再见天...
永乐店镇高杰:用果实见证播种与... 星河长明,人间有光。总有一些身影,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不凡;总有一种力量,于无声中叩击心灵。他们或许是...
原创 大... 在古代,近亲结婚和高子女夭折率的问题非常突出。可以说,如果现代父母不经过学习就成为父母已经够可怕了,...
原创 曹... 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称帝,按照传统,曹丕也追尊父亲为武皇帝,并设立了曹魏的太庙。为了表彰那些...
原创 从...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匈奴”是一个古代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在我国北方的广袤草原上。西汉时期,匈奴的势...
原创 明...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追求美丽和时尚,这种爱美之心从未改变。古代女性对鞋子的关注也由汉朝开始萌芽,到唐...
云南大理明代乡贤:寅街三家村赵... 在寅街三家村深处,一座古朴的赵氏宗祠静静矗立,它不仅守护着家族的集体记忆,更镌刻着一位明代乡贤——赵...
三驳西方伪史论:莎草纸到底是不... 聊莎草纸的历史,绕不开一个让人恼火的问题,伪史论者总在这儿造谣,他们的接口无外乎以下这些: 莎草...
原创 吕... 吕雉为何决定放过最有实力的刘肥,而其他刘邦的儿子却未能逃脱厄运,一直以来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吕雉是中...
柏桦 ‖ 明清府州县官的经济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安徽史学”微信公众号。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
上海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四:郑央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巡礼之四 郑央分享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市历史...
城市蝶变满目新——菏泽“十四五...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弹指一瞬,但对于一座奋力“后来居上”的城市而言,却足以书写一段改天换地的奋斗史...
原创 张... 袁世凯心里并不情愿,却最终还是把张作霖推上了“东北王”的位置。没想到,袁世凯在短短几天内就因病去世,...
原创 多... 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直接称帝?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有三点,尤其是第三点最关键。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不乏...
原创 华... 建安十二年,曹操最得力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这让曹操痛心不已。郭嘉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出谋划策,使曹...
原创 她... 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强调,即便是出门旅行,也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那么,若...
原创 孙... 逍遥津之战,也叫做第二次合肥之战,发生在公元215年。那时,东吴的孙权趁曹操忙于征讨张鲁,指挥了十万...
专访|考古学家孙庆伟:良渚考古...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王晶 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良渚论坛”的主论坛上,考古学家、西北大学校...
原创 如... 太史慈是东莱出身的勇猛武将,胸怀壮志、忠心耿耿。自神亭岭之战后,他便投奔孙策,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