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驳西方伪史论:莎草纸到底是不是真的?
迪丽瓦拉
2025-10-24 09:04:12
0

聊莎草纸的历史,绕不开一个让人恼火的问题,伪史论者总在这儿造谣,他们的接口无外乎以下这些:

莎草纸不是纸......莎草纸很少能保存超过十年的。

莎草纸那就是笑话,就是树叶上写字。

莎草纸编织技术还是学中国编草席技术搞定的。

莎草纸写字能保存多久,参考在草席上写字。

莎草纸怎么保存下来的?连竹简都出土都成那样了。

莎草纸文献,若站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这一角度看,几乎就是一文不名的臆造品。

展示下彩色莎草纸呗,别光口说啊。

你应该详细描述莎草纸的特点和制作工艺才对呀!

今天咱们就拿考古实据说话,聊聊莎草纸的历史,顺带把这些谎言一个个戳破。

先掰扯“莎草纸不是纸”这种离谱说法。

伪史论者盯着“莎草纸和蔡伦浆纸工艺不一样”死咬不放,可按这逻辑,煤油灯没电灯亮就不是灯了?马车没汽车快就不是车了?

常识都告诉我们,判断是不是“纸”,关键看它能不能作为书写载体,莎草纸从公元前3100年就承担这活儿,一干就是四千多年,怎么就不算纸了?

再说,蔡伦浆纸是公元105年左右才发明的,在这之前,莎草纸早就在埃及、希腊、罗马的文明传承里挑大梁了。两者是不同文明的智慧结晶,压根不存在“谁否定谁”的关系,伪史论者故意拿浆纸的标准套莎草纸,本质就是在偷换概念。

还有“莎草纸工艺是伪造”的鬼话。

古埃及人做莎草纸,是从生活里慢慢琢磨出来的:孟菲斯的先民早公元前3500年就用纸莎草茎造船、编篮子,后来发现把茎秆内芯削成薄片,分层铺好再压结实,能做出轻盈又结实的薄片,这就是莎草纸的雏形。

不是什么复杂到无法实现的黑科技,就是日常经验的积累。

更关键的是,考古学家1935年在埃及塞加拉墓地的赫马卡陵墓里,挖出了两卷空白莎草纸,经科学断代,这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第一王朝的东西,距今足足5100年!

伪史论者说“工艺是伪造的”,难不成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还能穿越到现在,照着现代人的样子做假纸埋进墓里?

还有伪史论者嘴硬“古埃及莎草纸文献都是假的”,这就更可笑了。

2013年,法国学者皮埃尔・塔莱在红海古港口瓦迪艾贾夫,找到了胡夫法老时期主管梅勒的日记莎草纸。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哪天和船员去图拉采石场装石灰石,哪天在胡夫湖畔过夜,甚至连和“宰相”安卡哈夫一起堆石料的细节都记着。

要是文献是伪造的,伪造者怎么知道五千年前有个叫梅勒的人?

怎么清楚大金字塔石料运输的具体流程?

更别说1844 年发现的“普里斯纸草书”,上面记着公元前2475年维齐尔普塔霍特普对儿子的教导,从就餐礼仪到婚姻建议写得明明白白,被公认为最早的文学书之一。

这些文献里的细节、人物、事件都能相互印证,伪史论者光喊“假的”,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反驳,说白了就是在耍无赖,当然更有可能时没文化,初中世界历史都没看明白就在这儿胡咧咧。

至于“莎草纸产量低、不耐用,撑不起西方文明”的论调,更是被事实狠狠打脸。先说产量:纸莎草这植物特别能长,每亩能产3到4吨干物质,比大多数植物都能扛。

古罗马时期还出过因为纸莎草欠收,政府办公都断了纸的事儿,这恰恰说明莎草纸用量大到能影响行政,哪来的“产量低”?

再看耐用性:伪史论者总说“莎草纸一摸就碎”,可在埃及干燥的气候里,莎草纸文献能存好几百年。就像俄克喜林库斯出土的那些莎草纸,有的是公元前几百年的,上面还能看清萨福的诗歌、柏拉图《对话录》的残篇,要是真不耐用,这些东西怎么能留到现在?

更别说莎草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了。公元前8世纪它传到希腊后,直接改变了希腊的口述传统,要是没有莎草纸,欧几里得写《几何原本》总不能刻在泥板上吧?那得刻多少块泥板,堆多少间屋子才能装下?

俄克喜林库斯出土的几万份莎草纸,涵盖了政府法令、宗教文本、文学作品,光古希腊典籍的残篇就有不少,这都是莎草纸承载文明的铁证。

莎草纸存在的时间(公元前3100年-公元1000年)覆盖了五分之四有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此而言,莎草纸的历史就是大半部人类史。以至于古罗马政治家卡西奥多罗斯坦言:如果没有莎草纸,真不知道西方世界该如何发展。

伪史论者说“西方古代文明是伪造的”,等于说这些挖出来的莎草纸都是假的,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伪造出几万份、涉及多种语言、细节能相互印证的“假文物”?

这帮伪史论者的套路很简单:无视考古实据,拿自己编造的“标准”去否定历史,再用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误导人。

可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赫马卡陵墓的空白莎草纸、梅勒的日记、《亡灵书》的抄本、俄克喜林库斯的文献……

这些实实在在的文物,都是莎草纸真实历史的见证,伪史论者估计都是穷逼,没钱出国,更没机会实地亲眼看看,只会在自己阴暗潮湿的黑屋子里意淫。

我们聊莎草纸的历史,不只是说一种书写材料的故事,更是在说不同文明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推动人类进步。

就像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蔡伦浆纸的伟大值得骄傲,莎草纸在人类文明史上的贡献也不该被否定,更不该被伪史论者的谎言抹黑。

对待历史,我们得有尊重事实的态度,这才是对文明最好的敬畏。

最后,我想提醒那帮伪史论者一句话:盲目否定外国文明,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民族自信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洪... 1363年,洪都城内,朱文正和他的两万守军在城墙上冷眼望着外面席卷而来的60万大军,刀枪声、战鼓声和...
沪游简报|为引发公众关注非洲文... 《Relooted》游戏画面图片来源:Nyamakop 《Relooted》由南非游戏开发商Nyam...
原创 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句诗出自李清照,写的是项羽的悲壮一生。项羽,...
原创 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重走长征路的青年,在追寻什么? 重走长征路的青年,在追寻什么? 参加徒步的青年代表们 10月19日,当“走进吴起 走向胜利”的鲜...
龙舞银章:光绪银币丁未一两的传... 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殿堂中,有一些作品因其超凡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极致的稀缺性,而被...
原创 刘... 好的,我已理解你的要求。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并增加细节、提高可读性,同时进行了消重处理:...
原创 他... 在抗战时期,很多人物都具有两面性,因为复杂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形象会因为立场的变换也产生不断的变化,所...
原创 我... 历史上每位帝王,都有优点与不足,这些缺点往往由他们的性格或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然而,历史中也不乏...
原创 历... 历史上,有四对父子战将,堪称最强。每一对父子都是各自时代的英勇代表,他们的战功不仅震撼了敌人,也让后...
大秦灭亡时,老秦人为何不救场?...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有没有琢磨过一桩怪事: 那大秦帝国,当年是何等威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原创 她... 在古代,许多女子都梦想有一天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皇宫中的宫女尤其如此,她们渴望获得皇帝的宠爱,从而...
原创 从... 公元986年,北宋将领曹彬率军北伐,十万精锐在岐沟关溃散,士兵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这场惨败并非偶然...
原创 康... 在古代,女子一般很早就要出嫁,通常十三四岁左右就结婚了。如果到了十八岁还未出嫁,往往会被人戏称为“大...
原创 原...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广为人知。勾践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打败、国破家亡后,经历了二十...
原创 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中原腹地的洛阳城,曾是繁华帝都,如今却残破不堪,街道上随...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总会重视西域的治理,把西域牢牢掌控在手中。但许多人会好奇:西域大...
原创 如... 谈到华佗,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神医”二字。确实,他堪称古代医学的传奇人物:外科手术的先驱、麻沸散...
原创 北... 在北洋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草莽江湖逐渐变得成熟,但其命运却早已被“宿命”所决定。正如古话所说,“前因决...
林徽因致费慰梅:“我们的《边城... 1935年,林徽因(右四)与金岳霖(左一)、费慰梅(右二)、费正清(右一)等在北平天坛交谈 沈从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