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称帝,按照传统,曹丕也追尊父亲为武皇帝,并设立了曹魏的太庙。为了表彰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曹魏将26位功臣分五批供奉在太庙中。
其中,曹魏宗亲有7人,包括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仁、曹洪、曹休和曹真。而外姓的功臣有19人,包括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张郃、徐晃、张辽、乐进、华歆、王朗、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荀攸、司马懿和郭嘉。这26人都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理应被祭祀在太庙。但仔细分析,这份名单中却漏掉了几位同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比如荀彧、贾诩、于禁和许褚。这些人虽然也为曹魏付出了不少,却没有入选太庙,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一、荀彧的缺席
在所有人中,荀彧对曹操的帮助最大,可以说他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荀彧不仅为曹操推荐了很多重要人才,如郭嘉、荀攸、钟繇、陈群等,还为曹操制定了许多战略,如“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更重要的是,荀彧曾帮助曹操管理国家事务,让曹操可以专心打仗。不过,尽管荀彧的贡献巨大,他却没有进入太庙。原因在于荀彧一直忠于汉室,他的目标是复兴汉朝,而不是扶持曹魏。他曾明确反对曹操的封王行为,导致与曹魏的关系恶化。因此,尽管荀彧为曹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最终被视为汉臣,而非魏臣,这也是他未能入选的主要原因。
二、于禁的遗憾
于禁是曹魏的另一位重要将领,早在192年就加入曹操麾下。虽然他的个人能力不如张辽和张郃,但他与曹操的关系深厚,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积累了大量功勋,并在曹魏军中担任了高位。于禁也拥有假节钺这一特殊身份,这证明了他在曹魏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樊城之战中,于禁因失误被关羽俘虏,并且在被俘后因怕死而投降关羽,导致了他声誉的毁灭。这一事件令他在曹魏的地位大跌,也因此被排除在太庙的名单之外。
三、贾诩的冷遇
贾诩是一个极具谋略的人,他的计谋往往精确无误,但也十分毒辣,曾使许多无辜百姓遭殃。更重要的是,他曾为张绣提供策略,袭击曹营,导致曹魏阵营损失了重要人物如曹昂、典韦等。这使得曹魏内部对贾诩存有疑虑和不满。虽然贾诩的智慧得到了曹操的重视,但他在曹魏并不忠诚,他的行动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为了复兴汉室或是帮助曹魏。由于他与其他重要士大夫的关系不佳,导致他在曹魏的影响力有限,也因此未能进入太庙。
四、许褚的排除
许褚是曹操的忠诚护卫,曹操亲自任命他为自己的保镖,他在战斗中也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由于他长期担任保护曹操的职责,缺少参与大规模战役的机会,因此在军事上的贡献略逊色于其他将领。此外,许褚的直率性格使得他与曹魏一些宗亲关系紧张,甚至曾因拒绝曹仁的邀请而得罪了曹魏的重要人物。尽管他对曹操忠心耿耿,但在确定太庙祭祀名单时,他因为战功不足和得罪宗亲的缘故,最终没有被列入其中。
这四个人的缺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感到遗憾,但他们与曹魏的关系或是个人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他们未能在历史上留下这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