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6年,北宋将领曹彬率军北伐,十万精锐在岐沟关溃散,士兵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这场惨败并非偶然,而是汉尚武精神系统性衰退的序幕。曾几何时,汉军铁骑能逐匈奴于漠北,唐军陌刀可裂突厥于天山,但自宋以降,中原王朝屡屡败于人口不足自身百分之一的游牧民族,其根源并非武力值衰减,而是主动选择了精神上的“自宫”。
赵匡胤那杯酒一喝,兵权就没了,文官地位高,武官见了都得低头,狄青打仗是把好手,脸上还有刺青,结果被人说不吉利,更戍法那套东西更搞,兵几年一换,将也跟着换,兵不认将,将不识兵,真打起来全靠现场瞎指挥,乱成一锅粥,唐朝的府兵制,平时种地,有仗就上,指挥体系很顺,明朝搞世兵制,结果军官把钱都吞了,底下人饭都吃不上,谁还有力气打仗。
科举一出来,门阀大族就完了,私兵也养不成了,魏晋那时候谁家不能拉出几千人,北宋以后谁还敢,好男不当兵,读书才有前途,整个社会风气都变了,汉朝的画像砖上全是打仗的,宋朝的画卷里全是街市的热闹,精英阶层都不爱骑马了,整个民族的骨头都跟着软下来。
兵器也跟不上了,汉朝的刀能把匈奴的铠甲砍开,唐朝的盔甲能挡箭,到了宋朝,辽国的炼铁技术反倒超过去了,好东西都在别人手上,蒙古人的炮能把石头扔老远,火药明明是我们发明的,明朝用红衣大炮打伤过努尔哈赤,可火器没接着往下走,欧洲人拿着火药满世界跑,明清两代把火枪锁进仓库,鸦片战争一打才发现,人家早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外面的对手也不一样了,匈奴突厥就是抢一把就走,辽金元清是能正经建国的,金国有猛安谋克,兵民不分,清朝有八旗,军队和政权绑得死死的,宋明两朝的军队,防自己人比防外人还上心,朱元璋的卫所制,本来是想屯田养兵,后来全成了军官捞钱的工具,李自成打到北京,明军三年没发饷,干脆就投降了。
精神上也不行了,理学那套讲究理性,把尚武的精神当成野兽的本能,明朝的读书人天天坐着谈心性,谁要是去练兵就会被笑话,清朝搞文字狱,知识分子话都不敢说,民间为了当官自己净身,这种精神上的阉割更要命,整个民族的气都泄了。
但历史最奇特的地方就在这,华夏这个民族,只要把身上的绳子松一松,战斗力马上就回来,朱元璋把蒙古人赶了出去,后来的农民军也能把满洲铁骑打败,汉人的战斗力从来没丢,就是被制度和文化给压着,鲁迅说得对,挡在前面的东西,不管是古是今,是人是鬼,统统踩倒,这股劲儿一直都在,所以几千年了,这个民族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