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愈发猖獗的藩镇节度使,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迪丽瓦拉
2024-11-23 22:52:13
0

原标题:面对愈发猖獗的藩镇节度使,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全文共191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安史之乱后,曾盛极一时的大唐迅速衰弱下来,这与当时猖獗的藩镇割据势力有莫大的关联,毫不夸张的说,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局面是大唐走向陌路的罪魁祸首之一。

其实,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地方势力过重后必然会形成的一种内部势力分割结果,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藩镇割据就宛如深入骨髓的一颗毒瘤,是帝王深恶痛绝的存在。

唐朝后期就是这样一种局面,藩镇割据局面猖獗,大小藩镇高达八十九个,其中有造反劣迹的是十一个藩镇,对中央集权以及唐王朝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

但令人不理解的是,面对愈来愈严重猖獗的藩镇势力,唐后期的历代君王们却并未有强有效的削藩政策。

即便有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并未涉及哪些藩王们的根本,更不用说照搬汉武帝的阳谋推恩令。昔年汉武帝的推恩令一出,利用人性弱点,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哪些犯上作乱的藩王们。

那同样是内部势力割据,威胁中央王朝统治地位,为何大唐君王们不效仿汉武帝,强推推恩令,兵不血刃解决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

一、推恩令实行需绝对权利与掌控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推恩令,推恩令是纵横家主父偃的手段,堪称削藩阳谋。其实早在汉景帝时期就对国内藩王势力进行削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实力。

但并未伤及其根本,到了汉武帝继位后,各诸侯国也恢复了部分实力,国内又开始了暗潮涌动,各诸侯王违抗中央命令,挑战中央王朝统治权威。

恰时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的构想,也就是将原本封给诸侯国嫡长子的封地,改为诸侯国次子,庶子都有权利继承父辈土地以及权利。

看似给了诸侯国其余子嗣封赏,实则不然这样一层层权力,土地分封下去,诸侯国权利越来越小,土地也越来越少,而朝廷却可以利用种种借口收回土地和权利,削弱诸侯国实力。

汉武帝之所以能实现推恩令,并取得有效成绩,完全是得益于当时汉朝中央军队的强大实力威慑,再者也有汉景帝打下的好的朝廷局势和最初对藩王势力的削弱,最后汉朝国相制度的相辅相成。

汉朝对于地方的控制是绝对的,任命诸侯国相,轻轻松松就掌控地方政权,再不济还有汉朝军队威慑,可说是汉武帝玩了一手明明白白阳谋,那诸侯国能拒绝吗?答案是不能。

二、推恩令并不适合唐朝末年实行

汉朝的诸侯割据其实和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十分相似,都是藩镇自成一国,实力十分庞大,对中央王朝统治形成直接威胁。

那为什么唐朝没有实行推恩令将藩镇一网打尽,实则不是没有实行,我们现在能想到了,当时的统治者大臣又何尝没有想到,只是推恩令并不是适合唐末的藩镇割据局势,强行实施只会酿成惨痛后果。

1、唐末军队弱且对地方军政无绝对掌控权

从汉武帝以强大实力威慑实行推恩令可以看出,这一阳谋实行是有条件的,你随便就实习推恩令下去,那些藩王是不会乖乖听话的,说白了还是要有绝对的权利和对地方政权的掌控力,而这些都不是唐末所具备的。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被经年战争拖累,以及朝内宦官专权,藩镇势力威胁下,其军事实力以及帝王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

反观藩镇节度使,多年在地方上的盘踞,享有地方军权,财政权以及人事权,实力不可谓不雄厚,你想要推恩,也要哪些地方势力能接受,中央没有强大实力做后盾,推恩令在当时压根就玩不转。

2、缺少推恩“对象”

藩镇节度使是有朝廷任命的,而诸侯国藩王却是世袭制,这是二者不能等同的地方。汉朝推恩令能顺利实行下去,除了中央军队的武力威慑外。

还有就是对当代藩王没有实际上的利益损害,是一代代权利的削弱,而且受益对象还是诸侯王的后代,只是由嫡长子一个人收益,变为次子,庶子也能受益,总的来讲藩王是能接受的。

反观唐朝节度使,都是节度使本人受益,就是中央想要推恩,后面也没有人能接,再者当时唐朝中央军队实力不足,没有强大威慑力,你强行推恩,将恩情从节度使身上拿给其他人,节度使自然是不乐意。

唐朝也不是没试过推恩令,将一个藩镇一分为二,没有意外人家直接造反了,甚至由此引发了四王二帝王之乱,李唐王朝差点就此灭亡。

3、藩镇节度使权力过大

汉朝诸侯国虽然是国中国,但实际权利却非常有限,他们既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征税权,也就是说当时朝廷对诸侯国的掌控是非常严厉的。但唐朝却不一样,唐朝藩镇节度使权力大的过分。

军队掌控权,行政权,征税铸币权都掌控在节度使手中。安史之乱后,其权利更胜一筹,辖区内官员任免权,募兵制的推行,让节度使权力达到了顶峰,中央朝廷根本指挥不动这些藩镇节度使。

总之,推恩令是削藩的一个强有力杀手锏,但用的好才是杀手锏,用不好就是夺命剑。推恩令的实施一是要建立在强有力的武力威慑下的,二来要符合道义,如此一来那些藩镇节度使才会接纳,最后推恩令的实行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看到成效的,而这些条件都是中晚唐所不具备的,这也就是推恩令不能在唐朝实行的根本缘由。

参考文献:《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满清历史上,有一位公主的命运令人唏嘘,她因为丈夫的过度宠爱而早逝,最终甚至引发了皇帝下令驸马陪葬的悲...
原创 岳... 岳飞(1103年—1142年),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战...
原创 越... 1946年3月1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阮永瑞带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重庆的土地。蒋介石亲自批准了他的...
原创 晚...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协助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还为中国...
“守护时光,然后向未来传递”—...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11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守护时光,然后向未来传递”——西...
原创 从... 立太子不仅是皇帝的私事,它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但立太子相...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从微不足道的小地方起步,经过多次起伏,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这段历...
原创 曹... 曹操,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成为了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原创 为... 看到这个话题,可能你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让人深思的历史趣事。我们常常说要发达...
原创 为... 犹太民族,作为一个历经无数磨难的群体,似乎始终未能摆脱歧视与迫害的命运。特别是在欧洲,犹太人从中世纪...
原创 毛... 1935年,毛泽东经历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后,重新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然而,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十分复杂且危...
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 11月14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M+悦读空间共同举办了“空间的语言——《证人溥仪》的...
原创 宋... 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提到,宋庆龄和毛主席的出生年份相近,两人分别是在1893年1月27日和1893年1...
原创 如... 第一位,东汉评论家许劭; 最出名的评价——曹操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得到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8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原创 晚... 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晚清社会人文风貌。触目惊心的“三寸金莲”、戴枷示众的犯人、自恋照镜子的慈禧太后...
原创 杀... 宋朝历史中,最令人痛心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二帝被俘,而最令人惋惜的则是忠臣岳飞的冤死。 岳飞凭借一首...
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大历史系原...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唐文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原创 非... 一个国家坐拥黄金、铀矿、石油这些宝贝,却依然陷在贫困的泥沼里,这本身就已经够魔幻的了。这样的剧本,在...
41岁古人类学家付巧妹入围“新... 11月24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位科学家上榜。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