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庞统
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足以看出他在当时的才华受到高度评价。可惜,庞统的命运并不像他才华那样光彩夺目。虽然他有较高的战略眼光,曾为刘备提出了有关益州的三条策略方案,但这些建议是在刘备已经决定取益州的大前提下提出的,并且最终刘备只采纳了其中一个策略来实施。与诸葛亮相比,庞统的贡献略显逊色,尤其是在刘备生前,诸葛亮就提出了“隆中对”等战略,奠定了刘备未来的基础,并帮助其稳住了荆州的局势。更不幸的是,庞统在随刘备入川的过程中,遭遇了箭伤而英年早逝,未能有更多时间去建立更大的功业。因此,从功绩和影响力角度看,庞统的历史评价或许过于高估了。 曹魏:郭嘉 郭嘉是曹操麾下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具有极强的战略眼光,善于分析局势,协助曹操在建立霸业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少贡献。然而,郭嘉的影响力也存在争议。一方面,曹操麾下的谋士人才济济,如荀彧、程昱等人都为曹操的成功出力甚多,郭嘉被过分突出,仿佛曹操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他。这种单一化的评价可能低估了其他谋士的作用。另一方面,郭嘉在决策上并非总是完美无缺,很多时候他的谋略虽然成功,但也带有一定风险,成功多半源于运气而非无懈可击的谋略。如果他能够活得更久,是否依旧能保持如此高的战略眼光,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东吴:张昭 张昭是东吴历史上重要的谋士之一,他在东吴的建国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贡献。然而,当东吴面临曹操大军的压境时,张昭却主张投降,这一提议揭示了他在关键时刻缺乏果敢的抗争精神,也显示出他对东吴未来的缺乏信心。尽管张昭在其他方面有一定才干和贡献,但他在最紧急的时刻未能坚持抵抗的态度,确实让人怀疑他的实际价值。因此,从这一关键时刻的表现来看,张昭的评价也有可能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