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岳飞,不幸遭秦桧的奸计陷害,含冤而死。幸运的是,宋孝宗赵眘登基后,明辨是非,最终为岳飞昭雪沉冤,使得岳飞的英名得以传世。同时,孝宗下令命工匠为秦桧雕刻跪像,并将其安置在岳飞墓前,让秦桧永远跪在那里,以此来赎回他犯下的罪行。
除了秦桧之外,还有四人一同跪在岳飞的墓前。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揭晓这四人的身份。
1. 阴谋与毒计:
王氏一言,岳飞魂断——秦桧妻子的冷酷抉择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因其恶行和阴谋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中,秦桧与其妻王氏便是这其中最令人痛恨的一对奸佞之徒。尤其是王氏,这个看似温柔,实则心狠手辣的女人,她与秦桧联手将岳飞这位抗金英雄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回到公元1141年,那时的宋朝风雨飘摇,岳飞这位忠诚的将领,正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抵抗外敌侵略。然而,岳飞的命运却掌握在秦桧及其党羽手中。那年十月,岳飞父子被捕,一场针对忠良的阴谋悄然展开。
尽管几个月过去,岳飞案仍没有确凿证据,朝中上下也都人心惶惶。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夜寒风凛冽,秦桧和王氏围炉而坐,正享受难得的安宁。突然,一封来自万俟高的密函打破了这份宁静。信中透露,建州布衣刘允升联合数千士子为岳飞鸣冤,声势浩大,万俟高不敢轻易处置,只得求助于秦桧。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局面,秦桧一度犹豫不决。此时,王氏却冷冷地说:“这有什么要紧的?干脆杀了他,免得多口。缚虎容易,纵虎难!”她的话让秦桧瞬间做出了决定。于是,他写下几行字,将信封好,通过家仆在夜里送往狱中。
最终,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大理寺的狱中被残忍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岳飞的死,不仅仅是个人悲剧,它是忠诚与奸佞之间较量的胜负,是正义被践踏的悲歌。王氏,这位背后的女人,为岳飞的死埋下了最大的罪责,她的冷酷决定让她与秦桧一起,成为千古罪人,受到后人唾骂。
2. 奸佞之臣,构陷忠良——
万俟卨与岳飞的恩怨情仇
在北宋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有一位名叫万俟卨的大臣,他的名字成为了历史上的耻辱。他曾任宰相,心狠手辣、狡猾奸诈,充当了秦桧一方的得力帮手。
岳飞与万俟卨在荆湖一带共事过。当时,岳飞一眼便识破了万俟卨的奸诈,对他充满了鄙视与不屑,而万俟卨也因此心生怨恨,誓言要找机会报复岳飞。
机会终于来临。当秦桧开始谋划陷害岳飞时,万俟卨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秦桧一方,尽力在高宗面前抹黑岳飞。他诬陷岳飞与张宪勾结、谎报军情,甚至说岳飞自视过高,图谋篡位。面对万俟卨的恶意诬陷,岳飞虽然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捕入狱,受尽了万俟卨的审讯和折磨。
万俟卨的胜利,虽然让岳飞含冤而死,但他的行为违背了天理,必将受到后世的审判。万俟卨和岳飞的恩怨,不仅是个人的仇恨,它反映了那个时代忠诚与奸佞、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忠诚和正义是任何时代的底线。
3. 从战友到仇敌
张俊的背叛与岳飞的悲剧
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历史中,张俊,这位出身贫寒的将领,凭借骁勇善战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一度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曾与岳飞并肩作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俊却与岳飞渐行渐远,最终背叛了他,成为了陷害岳飞的帮凶。
张俊与岳飞的相识源于军营。当岳飞还是张俊的部下时,张俊就欣赏岳飞的勇气和才干,他们曾并肩作战,共同经历过无数的生死考验。然而,随着赵构即位,张俊为保自己的前途,选择了站队赵构,成为了朝廷的亲信,而岳飞则因为始终坚持抗金的信念,被秦桧和高宗视为眼中钉。
当秦桧和高宗开始收回兵权时,张俊看准了这一机会,主动交还了兵权,迎合上司的要求。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张俊甚至参与了陷害岳飞的行动,支持推行乞和政策。他不惜伪造证据、收买证人,最终致使岳飞陷入冤狱。
张俊的背叛无疑给岳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曾经的战友变成了最大的敌人,这让岳飞彻底心寒。张俊的背叛和岳飞的悲剧,折射出那个时代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权力和利益的诱惑能让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战胜了忠诚和友谊,但历史最终会公正地记住真正的英雄,也会对背叛者进行严惩。
4. 罗汝楫:岳飞悲剧中的“小角色”与历史的评判
在南宋那段动荡的历史长河中,罗汝楫,出自徽州歙县,虽然以进士身份进入仕途,担任过郴州教授等职,但他与秦桧勾结,参与了陷害岳飞的阴谋,因此在岳飞悲剧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罗汝楫的罪行虽然不如秦桧等人那样严重,但他同样为岳飞的悲剧推波助澜。他弹劾那些为岳飞辩护的官员,参与制定针对岳飞的定罪文书。因此,虽然罗汝楫在阴谋中并非主谋,但他无疑是参与者之一。
相比之下,罗汝楫的罪行较轻,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较为宽容。甚至在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便提出,认为罗汝楫不应与其他四人并列跪在岳飞墓前,最终将他的跪像撤除。
然而,罗汝楫的角色无论轻重,都成为了岳飞悲剧的一部分。历史对他的评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但他在这段历史中的角色却永远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