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舒淑 文朝顺)10月28日晚,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唐崖土司城》在咸丰县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首映式。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关强,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文物局原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湖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戴清堂,湖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飞,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侯斌,湖北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吴明新,湖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臧志,原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贵州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罗青松,原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风竹,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伟,咸丰县委书记、县长覃正炜等各级领导与专家学者、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纪录片首次亮相。
咸丰唐崖土司城址是中国第34处、湖北省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单体规模最大、格局最为清晰、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遗址,其独具一格的自然选址、内外有别的规划体系,展现了古时中央政权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的管理智慧,是土司制度的实物见证、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被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誉为“小故宫”,被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誉为中国宝贵的土家族历史文化“露天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山地城市建设的杰出范例”。“世界唐崖我的梦!”湖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飞在致辞中表示,唐崖申遗承载了一代咸丰人,一代湖北文化遗产人让荆楚优秀传统文化走上世界文明舞台的使命担当。纪录片制作团队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立足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展现民族文化、族群观念和民族融合,架构起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影像样态,用镜头记录下唐崖青石板上未干的晨露、土司城垣斑驳的苔痕、“荆南雄镇”牌坊上劲道的划痕、土司墓群里深埋的往事、土家儿女的烟火日常等历史与现实。今年是“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录片《唐崖土司城》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摄制,将电视艺术与土司文化、土苗风情完美融合,生动讲述土司治理的睿智故事、匠人传承的执着精神、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湖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臧志在致辞中介绍,该片在创作表达上打破单一路径的叙述方式,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围绕核心立意重组时间线,从历史与世界两个维度来架构全片;从一滴水知晓洪流的方向,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跨越国内外多地取景;突破技术壁垒,结合AI生成+人工转绘技术,创作了具有电影级质感的CG动画片头和风格化的片内动画,仿真还原了唐崖土司城修建、抗倭战争等场景,鲜活地再现了昔日风貌。咸丰县委书记、县长覃正炜在致辞中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纪录片《唐崖土司城》的发布,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州文化传承发展部署的生动实践。要以首映式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挖掘唐崖土司文化的深厚底蕴,用镜头讲述那些流淌在唐崖河两岸的动人故事,用光影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推出更多民族文化突出、时代气息浓郁的精品力作。
首映仪式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启动。《唐崖土司城》不仅是对一段尘封历史的影像复原,更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它将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那段“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岁月,探寻土司制度的兴衰脉络,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